• 8

胡偉良觀點:高房價是年輕人和中產階級的噩夢?

老實說台灣目前仍然是兩極化,2018是個分水嶺,

都市蛋黃區漲到不像話,蛋白區是買了就折舊跌價,

2018整體房價是處於下跌的狀態,有打算存錢買房或是有做功課的都知道,

有幾處蛋黃區出現價格倒吊,新建案賣的比老房子便宜,

看到上述現象有兩派說法,一個是多頭漲勢終結,房市將面臨5年的價格修正期,

另一派說法就是樓主說法,問現在45歲的人15年前最想做的事:買房,

依照台灣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房價應該還可以漲5年左右,

因為今年35~39歲的人口超過200萬,5年後可是剩下16X萬人,

房價會在這時候修正就是建商有預期心理,現在不快降價出清,五年後更難賣,

問題是過去5年35~39歲的人口數多了十多萬人,所以變成要降不降的緩降態勢,

一部分的人還頂在過去五年人口成漲的紅利中,另一批人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沒有預期心理才會暴跌,有預期心理只會緩跌,看到緩跌空頭的人心都涼了。
郊區很多便宜的房子不買


懶惰才是問題
撐住啊,近的養不起,遠的養蚊子,橫豎都有一個養字。現在不買明天睡涵洞。等陸客夢也黃掉一切就晚啦…
asps946701 wrote:
懶惰才是問題

對想勤奮工作的人而言,反而要住得近,才能把更多時間用在工作上,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通勤上,過長的通勤時間會扼殺工作效率。

callmenow wrote:
如果問一下一個45...(恕刪)

這文章爛到有剩。
你富不富有怎麼會跟房子有沒有關係?
可是那位創業朋友沒跟你說他的公司股票價值2億,你還認爲他不富有嗎?
如果買房子自住租或買房都沒有差別,因爲都是「費用」。
因爲房子不會幫你帶來任何額外收益,你還要維護房子費用,所以你只能當成費用來處理。
而賣房那位人兄拿著800萬去創業,創業是能帶來額外收益的,他不但能賺取2000萬的利潤,他還有股票這個額外的收益。
所謂有錢是你擁有多少未來能產生經濟來源的東西。
縱貫線 wrote:
撐住啊,近的養不起,...(恕刪)

撐越久少子化更嚴重,未來想救都無法救

iv100 wrote:
撐越久少子化更嚴重,未來想救都無法救


日本經驗就擺在那裏...不相信的就是不相信...

套套只相信會跟香港一樣...殊不知...背景完全不同...

會講高房價的人都是有目的.或目光只專注在某地的.
很容易的一件事.自己買地.自己蓋.你就知道建商賺多少了.現在鄉下地方要千萬.不是因為地漲很多.而是建物單價漲很多.
或不一定要全新屋。找巷子尾或老房子如鐵皮屋.老子現在就是沒錢.等有錢了.翻新
或一定要在捷運.學校.商圈附近.有時新的重劃區十年.就能漲4倍。

房價會連動薪資.台灣現在如果30年房貸能繳完.有可能變成以後都10年繳完嗎?想就知道了.薪資連動建物單價
房市小熊 wrote:
日本經驗就擺在那裏...(恕刪)


所以日本每天有超過1萬個白痴.不去選不用錢的房子.而是去買很貴的房子.
特例不要拿來討論.開頭不用錢不代表住五十年不用成本.

PS。我相信全日本每天至少有1萬間房子成交.不然....日本的建築業.房仲業會先倒光.有時侯.你覺得對的事.做出來會天怒人怨.如吳總一樣
房市小熊 wrote:
日本經驗就擺在那裏....(恕刪)

套套就是看不懂趨勢,所以才會套牢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