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風味 wrote:
我是台南人,在桃園工...(恕刪)
三公里其實也沒多近,獨子也是要為未來考慮,父母總是會老,人老了總是希望看孫子,住太遠有時候路途遙遠也會很懶,住太近感覺真的會怪怪,但是有點距離的近,個人覺得還不錯,像我未來的房子跟父母的房子,都買在同一社區,上下樓層不同區,父母老了總是會有生病的時候,而且父母如果有多的錢可以資助,其實幫助也很大,少付點貸款多存點錢,但是如果父母資助的那兩百萬是老本,給了身上就沒存款,那就必須要衡量一下
「先生家裏」是哪裡?請問先生下班「回家」是回哪裡?
已經結婚了,就是一個家庭,不是嗎?
「另一半不願意」指的是誰?似乎就是樓主本人吧?還是我理解有誤?
如果先生的父母要出錢,樓主不願意,建議還是讓先生自己決定,不然會一輩子吵不完的。
拒絕這筆錢,換得自由,樓主想得太容易了,這樣並不尊重先生與他父母之間的情感,也大大增加先生的經濟壓力。
先生或許會在樓主面前談到他和他父母之間的事情,強調他有自己的想法,不會事事聽話,但是這只是抱怨而已,不表示先生不在意父母,建議樓主尊重先生的看法,不要介入先生和他父母的關係。
當然,如果後來有什麼事情,樓主當然可以和先生持續溝通,但是即使是夫妻,也不要批評另一半的父母,因為這是無解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