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yaro wrote:今日的香港,明日台灣...(恕刪) 看完之後,感觸很深資本主義的下場,一定是這樣的窮人一輩子的工作收入,比不上富人一天或是一分鐘的收入社會上並沒有很多管道讓窮人翻身但影片中女孩很正面,影片10分11秒說到覺得自己窮困或貧乏的人,這個世界欠自己一些甚麼東西的想法只會是阻擋你去,注意你還可以做甚麼的阻礙
Dent wrote:看數字有時候要想得深...(恕刪) D大好,D大也來討論這86萬戶的問題開版我寫看新聞需好好想想,仔細解讀,但好像沒人知道問題點在那,假設真的有86萬戶的空戶等著賣,房市早崩盤了,就不是我說的緩跌一堆人看到86萬戶空屋一急就.....又開始不理性的言論
因由全台70-80萬空屋數中 其中20年以下20-40坪戶數 僅為10.6萬戶這個數字還沒有扣除 因社會因素或投資因素 永遠不會賣的戶數 有效賣壓數可能只有幾萬戶如果真實賣壓數小於7萬戶 相較於全台總戶數722萬戶 真實空屋賣壓數可能低於1%結論:全台70-80萬空屋數中,扣除30年屋齡以上空屋佔空屋數的38% ,再扣除過去建商流行興建大坪數或小坪數的空屋(非購屋者的購買20-40坪數) ,但所剩有效空屋不高 所以影響房價不大換句話說 影響房價 空屋並非主要因素受教了
iv100 wrote:D大好,D大也來討...(恕刪) 這裡討論區的素質實在讓人搖頭!說個空屋率不一定影響房價,又不是說房價會漲,就急著出來講些五四三的,有夠無聊!房價漲跌主要還是看政府態度與整體經濟環境,目前政府態度不算友善,整體金融環境也不利房市,你說的緩跌或各自有小區持平應該是合理的,未來房市要漲還是要等環境有變才有可能,房價漲跌從來就不是自住這些人的供需在決定的,整天在這發文講些亂七八糟的,也影響不了什麼,不過說了這些人也聽不懂,懶得理了!
Dent wrote:這裡討論區的素質實在...(恕刪) 1有些口袋夠深的人擁有多屋,有些並不想出租2有些是渡假屋3全家或個人長期在大陸(國外)工作4外調人員 ,有些外調到其他地方,不知何時會調回,所以暫時在外租屋,不知何時會調回所以房子暫時空著5來台北打拼,南部祖屋沒有人住以上都可能是低度用電的情況,以第3點屋數可能最多,把這些不會賣的房子計算進去,空屋當然多,所以如D大引用的新聞數字,這種數字以前就有所以我開版寫看新聞需好好想想,仔細解讀
天龍國鄉民 wrote:韓國也不惶多讓。https...(恕刪) 其實有時候我們類似的報導看了不少...,而且即便到了當地,也只是當個觀光客走馬看花,感受不會像過生活那一樣深..自己就算到當地工作或許也只是暫且屈就一下的心態..可能衝擊性還沒有跳脫出來而去看人家的變化那樣大
iv100 wrote:三立新聞網2018...(恕刪) 不少人都擁有二筆以上不動產,也沒出售的打算,這類型的空屋對市場不會造成任何影響!較有關聯的應該是新建餘屋部份,畢竟建商蓋房就是打算出售,而上半年銷售率只有13%?上半年銷量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