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erman3628 wrote:
平心靜氣上來問大家,...(恕刪)
也沒法像以前一樣買來囤積炒作。
現況就是應該只剩下自住才會願意購屋的人應該是佔據九成以上。
然後只要思考一件事...
哪怕買房資金不是借來而是一次付清,這資金放銀行總會有利息的。
然後...
問問自己相信不相信養房不必成本吧...連養空地都有成本何況養房子。
所以那些緩漲的不就是些付出了很多代價養房子裝潢房子的中古屋屋主居多?這個很容易理解...
所以只剩下自住客才想買房然後透過開價看時覺得房價看似緩緩疊高這全部都是真的。
只是現在還願意花大把錢買房者一定是少之又少少到不能再少,這也相當好理解。
因為整體的情況真的不怎麼好。
台灣要好絕不只是政黨司法教育軍公教這等等等等的改革了就會好...
沒有大亂哪來大治?唯有告訴自己眼前已經不錯好好珍惜就是唯一的路了。
倒是可以確定的是還願意去加入房仲業的人真的就少之又少了,這事很好!

本身是房東,也常看建案(喜歡看新房)跟房仲代銷交手經驗算是豐富
個人見解,房價漲跌還是看區域、地點、環境等先天因素,但普遍來說,目前房價跌幅不大
但跌幅不大,並不是因為買氣好,而是多數投資客或建商,都還在苦苦硬撐
等撐不住那天,崩盤是必然,但崩盤,並不意味能回到20年前房價(只是回到相對低點)
房市有一套理論,那就是相對某某國家(例如歐洲美加)來說,台灣房價並不高
這樣說並沒有錯,到世界各地旅遊過的朋友也都知道,比起很多國家,台灣房價不算最高
但這些人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台灣普遍薪資水平,能跟國外比嗎?
都跟國外比房價高低,怎麼不跟國外比薪資高低?
只要經濟景氣好,人民薪資大幅提升,房市自然熱絡(因為買得起的人多)
相對的經濟如果不好,多數民眾口袋沒錢,房價再低,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政腐告訴你,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勞工普偏薪資近六萬,信不信由你了
牛皮總會有吹破的那一天,持幣而待,不輕易出手,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