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上市櫃公司2017年財報全數公布,總獲利2.19兆元、年增15.7%,創歷史新高...(恕刪) 在01只准說台灣前途崩盤, 房價直奔一折. 你把真相說出來, 有人會森77哦.
iv100 wrote:高房價害台灣「百業...(恕刪) 商業周刊原文:當人們已無力負擔正常價格,中小型製造業被逼著往郊區農地蓋違法工廠,想安養天年的退休族被逼著到後山蓋違法農舍,想創業的年輕人被逼著到後巷違法鐵皮屋開店,預算有限想在都市有一處棲身的北漂族被逼著住在頂樓加蓋樓房。============工廠在農地蓋違章工廠, 假農民在農地上蓋假農舍, 生意人在違章建築開店, 房客住在違章加蓋套房. 這些在台灣隨便都有幾十年歷史了, 二十年前房價遠低於現在, 就沒有上述亂象了嗎?? 問題出在台灣人不守法. 違章工廠成本比正規工廠低的多, 何必多花錢買/租正規工廠. 假農舍比真別墅便宜的多, 還送一大片地作開心農場, 何必多花錢買別墅. 違章店面和頂加套房亦然. 說來說去就是國民法治意識薄弱, 守法的反而變成笨蛋, 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要鑽法律漏洞才是聰明. 有上述亂象和房價未必相關, 商業周刊看看就算.
牛奶伯 wrote:疑?? 不是說好了...(恕刪) 這都是倒因為果的論述, 人家現在是先吸收外資發展經濟,房市才能發展起來。不是先炒房再發展經濟。你也不看看人家過去幾年為了吸引外資做出什麼努力。台灣的外資就是想撤出,會進來的不是要炒股不然就是看上便宜的高科技人力。台灣連這點能夠吸引外資投資的籌碼都越來越少,你要發展什麼? 所以啦,講這些都是倒因為果,多多腦袋就是搞不清楚因果關係才會現在這狀況還上來喊多。
Shawn732 wrote:人家現在是先吸收外資發展經濟,房市才能發展起來。不是先炒房再發展經濟。所以啦,講這些都是倒因為果,多多腦袋就是搞不清楚因果關係才會現在這狀況還上來喊多。 不喊多是要怎麼逃命啦過去幾年我相信有不少投資客是賺錢的可是因為貪心我猜他們賺的錢一定不會只存銀行還會在拿去投資所以過去的獲利現在應該都卡在房地產了當然有人嘴硬說 我就拿來租啊 blabla的不過租的錢貴也沒人租啊所以到最後還是想找盤子賣 逃命了結
經濟發展不是全靠房地產!!!這篇文章把所有問題推給房價高漲,郤不說台灣內部經濟蕭條,人民對前景沒盼望,不敢消費,最穩定的軍公教,也不知能領多少退休金?陸客不來,平價的夜市消費人數及金額也減少,甚至倒了好幾個.另一點,網路改變了消費型態,同一個地點,以前20萬可以賺,現在只能做拍賣和娃娃機,why?你有多久沒去士林夜市/五分埔買過衣服了?Why?上網看看 Lativ and OB嚴選.另外,若真如這篇所言,這幾年房價有下跌,交易量減少,且股票上11000點,人民荷包應該滿滿,上市公司的獲利去年還創了新高,各行各業應該有能力買自己的土地及廠房,是買不起?還是認為前景不明,不值得長期投入大資本?後山買農舍是因為台北房價太高嗎?還是因為有人開法律大門,讓台北人的有錢人可以花小錢,到宜蘭買地當大爺住自建豪宅?去宜蘭買農舍的都是那些人?Google看看就知道了!一個朋友的朋友5年前花了一億多,去宜蘭蓋了一棟私人民宿,只接受朋友介紹預約,why?因為住台北,本身不缺錢,而房子是渡假用,開放給朋友們一起使用,以免房間發霉草長太長,游泳池生青苔,順便也能收點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