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有人拿歐洲的老房子來跟台灣比就很無言人家蓋房子多講究也有定時保養房子想要翻修、改建都要經過政府機關同意哪像台灣蓋房子就已經偷工減料一堆幾十年的老房子要屋主體檢好像要他們的命一樣隨意改建翻修毫不在意安全性這樣的房子拿去跟歐洲比根本懶覺比雞腿咩不要提那麼遠的歐洲隔壁同樣位於天災帶的日本也很注重屋子的維護屋主都要交修繕積立金就是用來每年一小檢十年一大檢維修房子用的基金越老的房子越貴而且檢查有問題就一定要修繕不修繕就準備打掉台灣這種內部重新裝潢就以為可以再住50年的老房子到底哪一點有自信可以跟人家比啊?
我當烏鴉是因為這裡的網友總是選擇見樹不見林老在那裏為了小咖投資客手上的空屋在起乩成交不到30萬戶,跌了,崩了,直奔一折...令人無言384萬戶30年以上的房子都存在不確定的居住風險其中應該有不低的比例無法改善現在就該拆了改建的這恐怕也是多數老宅住民的願望只是卡在釘子戶而已內政部還有營建署透過媒體告訴你 心聲聽到了現在政府不是正在努力解套還先告訴你方向了嗎?其實這種政策對制度的影響是最快速的事情(通過了就能做)384萬戶中只要1/3改建,光獎勵的部分可能就多出一百多萬戶公寓改建大樓多出的戶數就更是個驚嘆號了還在擔心供需沒有改變也沒有便宜的房子?未必吧
筋骨神醫 wrote:這個統計有什麼問題之處嗎?50~69歲擁有房產不正常嗎?數據要反過來才正常嗎? 就跟"低薪人口集中在新鮮人族群"的統計一樣誰不是剛出社會薪水最低然後隨著經驗累積逐步調高待遇台灣就是充斥著這類廢物統計最廢物的是媒體也跟著隨風起舞廢物統計學者加上廢物媒體讓年輕人走向兩個極端一是總想著不勞而獲二是對未來沒有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