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一級 wrote:不要小看賣菜的人,賣菜很賺有的賣菜身家可是很有錢的。 賣菜都是現金交易,不需繳稅的,他的年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還多。年收入初估都可以超過80萬以上。有賺錢的菜販,樓房是一間一間買,開賓士來載菜的大有人在。市場裡一間麵攤或是豬肉攤或是菜攤都比你上班死薪水還多。如果你有在市場裡擺攤的親戚就會知道。
物價只會越來越貴, 這是回不去的房子你說大家買不起就跌,少子化就跌,對不起,我想台灣再不久經濟不行了,一定會開放陸/港/澳資來買房以租待買的 就租到老吧信不信由你台灣一般受薪階級買不起, 不代表房市就會跌
我朋友家中種西瓜的,大學一畢業在外面找一些22k烙屎的工作就被家中長輩叫回家種田,他們家今年種60甲一分地收成兩萬.扣掉成本約有一萬的淨利一甲 盈利 20 * 60甲 約1200萬一季的價格就是如此 在扣掉一些成本約有 400~500萬左右的收成這些都只是一季(水)的契作價格因為是契做 所以颱風天 盈虧不會虧太多最顛峰時期他們家種100甲左右西瓜好似收兩次吧 忘記了想知道自己算看看吧我家後面賣菜的 俗稱菜蟲開2016 式 s550代步獨棟三間別墅 總之 就這樣...
wei1234 wrote:物價只會越來越貴,..我想台灣再不久經濟不行了,一定會開放陸/港/澳資來買房 我也好奇會不會開放。另外就是14A總裁要退休了,新的行長貨幣操控不知道是往哪個方向。如果台幣貶值太厲害,估計房地產會變成避險工具之一。
從未見高房價所得比的人,因為買了房,可以多投資自己,更多有效社交、可以多生幾個小孩,可以讓小孩多上一些才藝,唸更好的學校,多帶小孩出遊增廣見聞.....所以要讓自己跟小孩的競爭力相對提升,就是讓更多人去買房,讓高房價海綿吸光他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