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幻星空 wrote:新聞連結實價登錄五...(恕刪) 假如內政部有那個膽實行實價課稅,相信台灣已經是軍政府時代了,2014年後新的房屋稅就讓各地方政府妥協讓步了。民代的選票壓力,畢竟80%的人是有自有房住的。
sgleepapa wrote:假如內政部有那個膽實...(恕刪) 正本清源,並不是因為民代的選票壓力,而是民代的"經濟"壓力!苗栗縣議員與台北市議員在房屋稅所做的舉動其實是來自於建商的壓力?!炒房的是少數人,議員根本是看準了這新聞不會鬧大所以才幫建商投客一個大忙。他們在乎廣大民眾的心聲嗎?他們一點都不在乎,反正他們需要的票數也不多,把固定的票源好好守住就可以了。不過...實價課稅如果真的實行,還有人願意低買高報嗎?課稅課到你不要不要的!!!
看01的房地產討論,感覺很多人認為台灣買房子的全都是投資客一樣,如果不是投資客,買了房子的人就是活該該死,滿奇怪的.可能看空的人真的很想買便宜房子,所以在房價大跌之前出手的人都是被他詛咒的對象,我想這些人應該還沒有家庭吧,好多人是為了成家或是給孩子穩定的環境咬著牙買.撇開投資客不談,他們大不了就不賺了,之前賺了十幾年,這次收手出清認賠,影響不大,可是對於這兩三年才貸款買了間房子的小家庭,一年又多好幾萬的稅金支出,這才是最苦的,我覺得真正懲罰到的是那些老實生活的自住客,薪水低物價高,養孩子支出又大,然後政府又增稅,實在慘,台灣擁有房子的人並非全都是那麼寬裕的.
實價課稅這檔事應該要分地域性進行,美國也是如此譬如說實價登錄類似價格的兩個物件,北部的店面與南部的土地一個租金報酬率超高又很好租,另一個卻可能連租都很難租課同樣的稅金也是極為不合理(當然課稅名目不同,請不要戰這個,我想表達的是一個概念)還有這個實價在某些交易量較低的地方根本嚴重失真忽然成交一筆很高價的,忽然又出現一個盤子價請問要以何者為依據? 高價? 盤子價? 平均價? 其實都不對沒房子的也不要太高興短期內所有的屋主都只會想轉移到房客身上這會是集體現象,換成你有房子要租人你也會這樣搞,這是人性你要是連一間房子都沒有又不想接受調高的租金你要住哪?你要是老家有房產等繼承~即將被課重稅你還給他拍拍手也是很奇怪至於房價~現在投入報酬率真的是很不怎麼樣房價炒高對有房地產又不想出脫或不能出脫的人根本不是好事只是紙上富貴,每年的持有成本卻是真金白銀先放著讓它漲再來課多一點的稅,某些人中計了卻還傻呼呼地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