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慘~ 慘~ 慘~房價改為實坪制 暫不推動

虛坪制跟實坪制的差異,並不會讓房價馬上下跌,
而是讓台灣的實坪制房價與國外的實坪制能在相同的比較基準。
讓台灣目前虛坪就已經是非常前段班水準的房價,再現出原形。
到時整個社會就會檢討房價問題。
前面有人拿剝高麗菜來比喻,這個很好。
國外賣高麗菜已經剝好的,比台灣沒剝的還便宜;所以現在建商敢同意政府改實坪嗎?
(沒錯,政府施政都是要商人同意的…看看亞泥、遠東etc就知道)
本來就應該推動實坪制才合理,那麼多虛坪都不知道要幹嘛,你家有個很大很氣派的接待大廳又怎樣?你一天會花多少時間在那裏?你家社區有游泳池、健身房、花園、籃球場....又怎樣,你一年會用到幾次用多久?

但是我也反對虛坪不列計價範圍內,因為這樣一來又有點矯枉過正了,到時候建商把你家樓梯、電梯做的只容一個人側身過的話那不就更麻煩了。

所以虛坪一樣要計價分攤到各戶去,但要嚴格規範尺寸,例如:公寓的話樓梯寬度不能小於90cm,最寬不能超過120cm,電梯大樓或華夏的話,依樓層數及戶數比例建置1~4部,每部電梯至少要能同時乘載大人多少人跟重量,這樣才不會讓建商為了虛坪要求配合的電梯廠商去發明超小型電梯,一次只能1~2人搭乘,這樣反而更過分了。
Smart
其實感覺實坪制,建商總價還是不會降,32坪1000萬,25坪也是1000萬,建商會說,我們公共設施花了很多錢,我們建材用比較好,我們地買的很貴。

而買了房子的自住客就會很慘(炒房者就不用可憐他了),當他要換房時,要照實坪賣,就......
實坪制有比較好?
問題更複雜!
房價每坪暴漲30%外
社區內原本公設都沒有住戶的持分了,那產權算誰的?還算建商的嗎?
過幾年會發現,公設被建商層層轉包租給攤販做生意,尤其中庭花園更搶手,可以開庭園咖啡~
大廳也可以擺攤做生意
社區管委會開會,辦公區請向建商租用
門口保全站崗的地方要算租金給建商
住戶平時享受的健身房,電影院,兒童遊戲區,KTV,游泳池都要錢,外人只要付錢也可以進來使用
大廳訪客時請付錢才有座位使用
電梯,樓梯使用按次收費
因為這些住戶都沒有持分,都還是建商的~
而且可能早被抵押給“ 第三方”了
真要實坪制?建商要開始偷笑了~
https://tw.mobi.yahoo.com/news/%E7%A4%BE%E5%8D%80%E5%85%AC%E8%A8%AD%E7%9B%97%E8%B3%A3%E6%BD%AE-%E6%96%B0%E5%BA%97%E5%85%AD%E5%B0%8F%E7%A6%8F%E6%88%BF%E5%83%B9%E9%BB%91-%E6%96%B7%E6%B0%B4-%E5%B0%81%E8%B7%AF-%E6%8C%96%E6%BA%AB%E6%B3%89-230000180.html

GOGOGO999 wrote:
1.實坪制購買時不會被建商偷灌水!
2.建商公設要蓋多少30% 40% 50% 隨便他,他要灌在實價內也無所謂。他好賣就好!公設是吸引購買的條件之一,像是游泳池空中花園之類的...
3.並不是實坪制就0公設...
4.國外實坪制你去美國日本,他們都是搭直昇機回家喔?恕刪)



看來真的活在幻想空間裡
1.權狀都註明坪數,何來灌水?
2.建商都有註明公設比,所以你的問題是甚麼? 接不接受在買方

實坪制無法改變任何事情,建商並不會免費送你30%公設
如果建商吸收30%公設,那權狀算誰的? 建商? 屋主?


GOGOGO999 wrote:
朋友!大腦這種東西...(恕刪)


大腦真的很重要+1

換房子前,我家登記是38坪,實際大概29坪多吧
結果去看了一個遠雄的建案,55坪,
驚覺~~~怎麼只有比我家大一點點。

改成實坪計算,是不要讓消費者矇在鼓裡,什麼雨遮、陽台也要算錢~

darryl2000 wrote:
看來真的活在幻想空...(恕刪)




1.註明歸註明,總價低不就很好看?

2.我幹嘛去買公設比?根本就像A片的封面很美麗,但看到內容物後軟掉的感覺你應該懂吧。

而且哪種會跌的更慘呢? 是坪數高總價高的呢?還是坪數低總價高的呢

還有你沒公設比的房子你會買嗎?可能沒有公設? 希望以後有鋼鐵人套裝能穿呢

就規定建商或仲介,必須將「公設(含用不到的雨披等、不含車位)」跟「使用坪數(實坪含陽台)」必須通通列出來,並用實坪計算單價。
例如:總價 1470萬= 實坪30坪X單價45萬 + 平面車位1位(120萬);另分擔公設10坪

這樣是不是比較清楚?

現在的廣告:45坪,總價1470萬 我是看不懂這個房子到底多大啦?一頭霧水
或是:每坪30萬?便宜喔,結果是將公設車位坪數全部算進去,只算實坪卻是高達45萬。

總之現在的房價標示一團亂,告訴你現在行情45萬,卻又告訴你這間只賣30萬,其實根本一樣貴。
房價標示必須用統一的基準,這是內政部早該做的事情!
沒甚麼很慘,暫不推動很好! 政府不要再打擊房市,結果打擊到經濟!不用太理會少數極端團體!
買房是買居住環境
這個環境跟居住空間值不值這個總價才是重點
而不是著眼於每坪多少錢
每坪多少,其實只是參考的依據
其實也只是代銷跟仲介讓你感覺買到便宜貨的廣告與話術
有的雨遮是可以放冷氣室外機的,不用擔心要釘外牆或掛會砸到路人
有工作陽臺可以放洗衣機乾衣機,晾衣服放雜物,也有人喜歡有看風景透透氣的陽臺
有可放心讓小孩玩的遊戲室,中庭花園,游泳池,圖書室,不用到外面公園或馬路玩
回家時,車道車位寬敞好停車
下雨天不方便外出,也可在社區看電影,唱KTV,健身
不喜歡雨遮可以挑沒有雨遮的
不喜歡陽臺可以挑沒陽臺的
不喜歡太多公設可以挑適合自己的建案
明確知道這個總價,你買了多少室內坪數,多少是陽臺,多少是雨遮,多少是公設
計不計價不是重點
這個環境跟居住空間值不值這個總價才是重點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