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ther609 wrote:
以下是小弟的推論,
4.20-30年後,面寬小(4.5米)的連棟透天/公寓大降價:因為很難改建,且會大量釋出
5.30年後新屋選擇少,變的很貴:如不引進外國工程人員,或自動化建造(如有我應該不敢買)建房子的工人將變的很少,工錢變很貴,施工期變長,從而提高建造成本
...(恕刪)
台灣是因為房屋市場被壟斷, 資訊不透明
日本很多都是自力建屋, 舊屋改建是要花錢的, 台灣卻被灌輸"都更"不必花錢,把容積率增加,把建築費用灌到房價上,讓新屋越來越貴,意思就是, 容積率增加的那些用樓層, 付擔了原本不出錢的住戶的部份, 只買一層樓?卻要付擔整棟的建造費用??? 把建造費用灌成土地成本???
建造費用是這樣灌水出來的
日本的一戶建是有 "建売住宅"(売就是"賣"的古字), 就是建蓋好後出售, 新成屋
但是日本還有另外一種,"注文住宅", "注文"就和台語唸出來的完全一樣,是預約,預訂的意思
所以, 土地可能是原本有的空地,或舊屋推倒後重蓋
或是新買土地後, 在上面再改蓋房屋
這樣蓋出來的房子, 就是 "注文住宅"
這樣的房子,可以照著自己的需求去蓋, 不是像"建売住宅"是制式的
單價也可能比較高
自己蓋房子很貴嗎? 一条工務店 每坪的造價,單價大約 55 –60 万円 (16.6萬-18萬台幣)
當然, 台灣RC灌漿比這個價錢 更便宜
要一家一家去找嗎? 不必
全日本各地都有"住宅展示場"
http://www.jutenkyo.com/list.html
點地圖進去就找的到
"住宅展示場", 有時包裝成為住宅公園, 只要去一個地方就可以找到所有的工務店
有各種各樣的房型, 是"訂製"一個家
積水建設(日本最大自建屋建商)
パナホーム株式会社(PanaHome Corporation) (Panasonic集團)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MISAWA HOMES CO., LTD.
去過東京都八王子住宅展示場參觀
下面這些不是樣品屋, 是真的可以住的房子,由不同的工務店蓋的, 一字排開,放在同一個展示

這棟看得蠻久的, 它的造價, 空屋包括衛浴和廚具,無家俱, 特價是1500万円
(約500多萬台幣), 和台灣差不多.
東京附近一戶建的造價
http://iezukuri.homes.co.jp/feature/area/?addr1_1=13&keyword=41&product_existence=1
坪単価:
36.8万円 ~ 60万円
日本工資還是台灣的二倍. 造價卻和台北差不多 .
其實, 日本的房子完全規格化,標準化
而且,喜歡預鑄
在工廠都先灌漿, 裁切好了, 運到現場就只是組裝
污染及燥音都會減少
等同於 福特T型車,把所有零件標準化, 生產線自動化 ,可以大量製造建
把Mass Production,拿到房屋建造上運用
也可以壓低成本 (為何便宜,是有原因的)
不同於台灣一律RC,日本人喜愛木造
除了地基的灌漿是現場施作
其他, 樑,柱,牆面 , 都是先在工廠切割好長度大小
運到現場只是組裝,
1.現場的灰塵,汙染小
2.施工快, 組一棟房屋,只要三個月就完成了,省人工費用
3.材料的品質可以確保樣
鐵骨H鋼,C鋼,也是先在工廠切割好長度大小, 現場組裝
水泥牆面, 水泥地板都是預鑄
所以,房型蓋出來,就是顧客訂的樣子
住宅公園內 有小橋,小湖造景的公園, 周邊一圈是各個工務店所蓋的房屋
當然還是要相談,依據你的土地地目,需求去規劃房屋
還是需要議價,但是選擇太多, 而且透明度高

這就是一条工務店 的房子

房型是 SAISON
http://www.ichijo.co.jp/lineup/saison/index.html
webther609 wrote:
6.蔬果變的比現在貴2成:無法半自動化及引進進口蔬菜,在栽種人口變少的情況下,會變成農夫定價,而不是像現在隨市場而價格起伏
...(恕刪)
台灣的蔬果也是被壟斷的
農產品不是農夫在定價, 去產地就知道了
如果你在不產香蕉的德國, 進超市後買到比台灣更便宜的香蕉, 就會了解 "壟斷"
因為德國有"定價法" 的法律 , 很難壟斷炒作
德國租屋必須依據政府公告的租金指數,不能漫天漲價! 也有完善的法規杜絕炒房
這些基本保障, 人民才能住的安心
卡達不是被周邊國家封鎖嗎 ? 沒牛奶它就空運4千頭乳牛進來, 牛奶是生活必須品, 不容炒作
保障這些基本須求, 是政府要做的
政府能放任市場自由機制的, 是生活不一定需要的奢侈品, 名牌包, 皮件, 名錶, 超跑
如果台灣政治持續這樣 變成日本 甚至委內瑞拉都有可能
有能力都出去了 回來頂多是為了賤保 台灣人不自強 只想著內鬥
我們只是在啃食過去2 30年經濟奇蹟的成果 難聽點我們就是敗家子
哪天破產也不意外 反正大陸會出錢 大家一起變大陸人
不都更難道要等到變古蹟 到時候想動工都不行
文林苑只是個範例 浪費太多社會成本 在那之後各地釘子戶撐沒多久就拆了
政治人物只想當爛好人 不想扮黑臉 這點柯P做得還不錯 強力拆除龍腦戶
大型企業紛紛把資金往外投資 台灣仇富 政府投資環境弄得太差 也沒積極作為
留下是那些大部份走不出去的企業 因為沒潛力 企業體質又不好 薪水自然給不高
市區房價長期看漲 尤其是整個大台北不需要擔心
雖然少子化 但是往都市發展仍然絡繹不絕 房價租金是有支撐
樓上有提到日本房價但也只是整體狀況 最近2 3年往東京房產投資台灣人不少
東南亞也是不少 很多都是之前台灣炒房投資客 他們的眼光會輸給你嗎
無論如何民生用品都是會上漲的,尤其是完全沒再管控的台灣。
2.服物業15-20年後員工薪資需大福提高,...
勞動力嚴重不足,台灣現在已經不足了。外勞的本國經濟成長後,有人來要來台灣?認清現實吧,
現在台灣都反過來輸出勞動力了,後面光老人照護/照顧這塊,會有勞動力的大問題。
老人悲歌未來進行式...
3.獨棟透天/建地才有保值性:因爲獨棟透天方便打掉重建
人口衰減速度快,後面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房子跟透天。
30W --> 20W --> 10W --> 5W?!!! 你覺得? 10年算一個半衰期,今年買房付完20年剩? 5W?@@!
4.20-30年後,面寬小(4.5米)的連棟透天/公寓大降價:因為很難改建,且會大量釋
房子以後不值錢...
5.30年後新屋選擇少,變的很貴:如不引進外國工程人員,或自動化建造(如有我應該不敢買)建房子的工人將變的很少,工錢變很貴,施工期變長,從而提高建造成本
房子以後不值錢...工錢提高? 有難度!看看台灣奇蹟就知道...
6.蔬果變的比現在貴2成:無法半自動化及引進進口蔬菜,在栽種人口變少的情況下,會變成農夫定價,而不是像現在隨市場而價格起伏
進口蔬菜便宜到爆,打壓台灣農夫與市場比較有可能!
7.農夫變可能真的變超有錢
進口蔬菜便宜到爆,打壓台灣農夫與市場比較有可能!
8.30年後如果公務人員總名額沒減少,政府財政會困難,新進公務人員起薪變低,福利變少
整體台灣福利變少,公務員相反好一點吧!
9.30年後台北市房價變超便宜(不含店面):台北市以公寓為主,但都更困難的情況下,30年以上老屋將超多
在30年後是..爛屋一堆吧!
10.休閒農場變少或門票長很多:在人口變少下,國外觀光客沒變多的情況下,休閒產業為了維持經營及設施,勢必調整價格
台灣觀光@@! 台灣只剩人情味了,人都變少了...呵呵呵...
11.台灣大多數火車站周邊,晚上8點後,宛如空城,人變得很少,且會變成老人聚落
小站很有可能,說不定會出現廢站,不廢稱著一天也沒多少人。
整體經濟應該會很糟...,主要還是台灣新血太少(新生人太少),
被菲律賓等國家超過,快一點說不定十年多一點看的到。
個人悲觀看待啦,大家做好準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