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中國與台灣獨有的公設制度!

hillside wrote:
在公設條件一樣之下
計入公設,每坪75萬,總價4000萬
不計公設,每坪105萬,總價4000萬
使用相同的室內坪數
使用相同的公設

哈哈哈,這裡好像有不少人在帶風向,
不同的計算方式,
建商會蓋出相同的東西?
套句六樓大大說的:你以為建商吃素的嗎?
不能登記的話,
建商會砸大錢免費蓋一堆豪華公設提供你們使用?(豪宅另當別論)




如果去日本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日本的公寓集合住宅為何沒把公設納入計價?
因為…除了逃生樓梯及電梯之外,一樓不是店面就直接是住家或停車場地,幾
乎沒有什麼公共設施,要出門透透氣就到附近的公園走走。沒有公設當然必不
計價啦…
就像台灣的老式公寓一樣,買的等於是實坪。如果台灣人的口味變成是只要實
坪而不需要不必要的公設的話,我想市場口味轉變建商就會推出這樣的推案。
商品是跟著市場走的,大家拭目以待…
假如不算公設,建商當然會把單價拉高
但是我覺得對日後的漲幅還是有差

假如一坪原本30萬買的房子,公設要扣掉30%,後來漲到50萬了
如果不算公設的話,那相當於一坪從大約42.8萬漲到71.4萬
雖然漲幅是一樣的,但是大家覺得哪一個比較容易達到?
我個人是認為前者比較容易達到日後炒作房價的方式
一開始會像網友強調的沒有差別,但幾年後就會開始有差


同樣20坪,建商在賣的時候

一坪25萬,20坪,有公設A、B、C 總價:500萬

一坪23萬,20坪,有公設A、B 總價:460萬

一坪21萬,20坪,有公設A 總價:420萬


除了政府規定的公設外,建商依地區特性來每坪訂價,以台灣人特性可能公設就會變成不重要了~ 總價比較實際,然當有些人是重視公設,提升社區品質等等。



沒錢買低公設,重視生活品質就買有較多公設的,這樣比較理想的。



=========
住多年公寓,除了保全、綠化外,其它真的蠻多餘,因為又是使用者付費問題,用多了要另外收費,那到不如直接在外面使用就好~

設備損壞、電費等等,最終還是住戶一起付的,到後面壞了不修、冷氣不能開,只開放固定時間,游池使用月份減少等等一堆問題

建設這些設施 建商也不見得是專業的,工程能省就省...

沒關係政策要改就快改,反正總價一樣照賣,公設都是建商的,以後用都要錢,連走路通道都是哈哈,非常好啊
政府制度設計要看以誰的利益來看
現在是以建商利益為主要考量
不是老百姓
過去和未來都是這樣



cm4430 wrote:
公設不計價那公設的...(恕刪)


死鴨子嘴硬就是了!
難到全世界除了台灣跟中國以外的建商都沒蓋公設?
擋到你財路了?

jimmy6777 wrote:
死鴨子嘴硬就是了!...(恕刪)


所以你就是那個買前不精打細算買在高點才發現自已不會算實坪虛坪而慘遭建商坑殺的人?

為什麼你不敢回應“公設誰買單”這個問題?



hillside wrote:
在公設條件一樣之下
計入公設,每坪75萬,總價4000萬
不計公設,每坪105萬,總價4000萬

使用相同的室內坪數
使用相同的公設

不同的只有建商要重建一套話術
其餘沒什不同



既然沒有不同就可以快點實施啊

人民都很想要這樣,實算室內實坪耶!

建商想不想我就不知道了.....

cm4430 wrote:
公設不計價那公設的錢誰來買單,你以為我看不懂你在凹嗎。

我看你們以後去買烤鴨時最好是肉吃一吃然後鴨骨頭拿去退,去跟老闆說肉跟骨頭應該要分開算,骨頭不應該計價,叫他把骨頭的錢退給你們。



對,全世界只有台灣跟中國有房子住。日本美國房子都是用翻牆出門的......

誰跟你說公設不計價的?建商蓋多少公設他家的事

建商可以依公設蓋的豪華程度增加他室內實坪單價,懂?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