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未來房市將演變成區域性漲跌,不是全面性漲跌。

sunnight123 wrote:
未來除了政府的房市...(恕刪)


台南高雄蠻貼切的 但須要去分析其中的原因
台南原本中古屋8~10萬 新成屋12~16萬
平均11萬多

現在投資客變少了 不太需要買中古屋了
直接加點錢可以買新屋 大約11~14萬可以直接買新屋了唷

所以實際上還是降價的 只是很多都直接貼點錢買新屋了
交易移轉棟數從2.4萬降到1.6萬 超多中古屋都滯銷了
~~

像是台南原縣政中心的新營柳營一帶
可以地坪約40坪 建坪75~80坪左右的全新透天開價約500~600萬(可去台南房地王觀看)
新屋也可以換算下來每坪才7~8萬 而且還有議價空間
月幻星空 wrote:
台南高雄蠻貼切的 但...(恕刪)


不錯,總算有人有想通

這就是我說的折舊速度變快
不是台中台南漲

sunnight123 wrote:
未來除了政府的房市...(恕刪)


很明顯的,房價的區域漲跌包含了資金流動跟人口的流動

桃園房價這幾年的上漲不就是雙北市已經買不起(自住)跟漲不上(投資)所造成的移轉效果嗎?

中南部房子北部資金去炒作的大家應該不陌生吧!(台北看中南部房價會覺得投資價值很高)

基本上房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錢(台灣游資真的太多)

中南部目前已經差不多該獲利了結了,等拐點一現就會開始下跌(本來下跌速度應該會很快但是房地合一稅降低了下跌速度)

然後資金再轉回北部炒房雙北又開始漲了(感覺雙北是先蹲後跳不信就算了)

至於說所謂縣市首長有沒有好好經營城市造成的房價變動,在台灣是沒有看不到的

因為台灣房子不是拿來住的是拿來炒作跟存放資金的

不然照您說高雄房價一路漲,可是前陣子才公佈高雄市是全國中低收入戶數跟人口最多的城市,這不是矛盾嗎?
台南永康區2016年房價高於2015年,原因之一是去年高雄美濃地震在永康釀成重大災情,導致在永康買房的民眾,較不敢購入屋齡20年以上的舊屋,「使得2016年成交筆數中較多是屋齡10年內的透天厝,因此拉高整體房價 」。。。文章分析是地震造成台南人不敢去買舊房子。
小摩星 wrote:


不錯,總算有人有...(恕刪)


小摩星 wrote:
那現在蛋黃區崩跌最慘的事實是鬼打牆?沒人要住嗎?
這是投資特性保值性消失崩盤
還是一堆人住不代表不會崩盤

崩跌?房市一個循環漲幾倍後回個幾成是這樣解釋的嗎?
人性都是往利字頭上走,蛋黃區房價等到C/P值出來搶都來不及
您就繼續慢慢蹲等著崩吧,絕大多數人應該沒時間陪你了

另外講個故事好了:
日本泡沫經濟搓破後房價跌的不是很嚴重嗎?
東京都外圍"現在"一堆限界聚落送房送家電都沒人要遷籍
都外圍的偏遠地方房價沒在講1折而是直接0折~用送的
那請問銀座123456町目同時期的現在是幾折?

豪哥大 wrote:
房子可以持續居住60年,BMW持續維持60年只能算骨董車了
所以100%增值而且不知增了幾倍,但是不上路的車子保養費能算多少....?笑

至於土地增不增值跟需求有關跟人口紅利無關
大家要擠的都心區房子照樣需要老屋更新改建土地照樣增值
山邊水涯鳥不生蛋的地方照樣沒人想要當然貶到地下十八層去
別忘了人口紅利消失這群人到要買屋的齡還有幾十年咧
現在想買卻不夠力的才是眾數
近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去想幾十年後的問題真是好笑


少子化要發酵的確還要10年左右
但別忘了薪資一直倒退
青年貧窮化的現象目前正在發酵
市中心買不起自然就會往郊區移動
有人的地方就有錢潮
市中心不會永遠都是市中心
總是會慢慢偏移的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少子化要發酵的確還要10年左右
但別忘了薪資一直倒退
青年貧窮化的現象目前正在發酵
市中心買不起自然就會往郊區移動
有人的地方就有錢潮
市中心不會永遠都是市中心
總是會慢慢偏移的

少子化發酵還有段路的話是不是該先關心一下眼前問題?
薪資倒退是政府統計的表象,數自是對的但母體也許是錯的
就業人口中有很高的比例現在已經不在"台灣"報稅了
青年菁英"門"一部分畢業就去賺美金或人民幣變成常態
賺了錢如果不買海外錢最終也一樣鮭魚洄流買在國內
所以兩分化,有錢的往內圈買沒錢的往外圍買
買在外圍的有了能力以後還是拼命想擠進內圈~這就是人性
人生幾十年,市中心小距離偏轉有可能,遠距離還沒發生過
市中心的移轉沒那麼快啦 通常都會維持個二三十年 而且趨勢都很明顯
你說台北的信義大安區、台中的七期八期會在近5-10年沒落嗎?


而且現在年輕人的觀念是 我有錢的話寧可在蛋黃區買間坪數小的精品宅 也不願跑去郊區買中大坪數的 除了生活機能佳 也有身份地位的表徵

michaelytsu wrote:
市中心的移轉沒那麼...(恕刪)


不一定呦,也有很多人是從市區搬到郊區大坪數的(機能還可以的)

從郊區搬到市區買精品宅的反而是少數,投資買得人比較多

畢竟用自己薪水買跟長輩幫忙出錢買,觀點地點坪數長輩也會有意見!!
未來房市將演變成區域性漲跌,不是全面性漲跌。

各縣市有高有低,有領先有落後。

但是,整體方向是一致性的。

目前價格就是緩跌啦!

台灣買房出租報酬率多少?

慘不忍睹大家都知道!

投資房地產早就沒價值可言!

現況就是只剩下"剛性需求"...

剛性需求的還要"買得起"...

扣一扣剩下多少人啊?!還有多少人在等?!

看下出生人口數量,很明顯的就是後面連人都變少了!

那還剩下多少未來"剛性需求"?

讓我們看看緩跌還可以為維持幾年?

讓我們看看看多的何時要化為實際行動進場?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