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房市震撼 內政部擬【公設不計入坪數】


THE666 wrote:
新建案公設不計坪數,單價一定上漲,
那勢必帶動原本就沒有登記公設的老公寓的價格。

以前大家都說老公寓沒公設
現在連大樓也能沒公設了
老公寓還能拿公設出來說自己這個優點?

kamiru621210 wrote:
原先附屬設施權狀誰...(恕刪)

以股份公司的形式,成立管委會股份公司,每一戶都是持有相同股份數的股東,不因室內坪數大小而須購買、或持有較多的股份,這樣就可以解決公設的問題了

如此一來,小坪數會因為公設股份比例而變得難賣,反可以鼓勵建商在整個社區中,興建相同坪數的住宅

Barett88 wrote:
公設個人覺得一直是建...(恕刪)


你放心好了 政府是幹嘛用的?

以前台灣賣房子也是實坪制 樓梯電梯LOBBY公設是平均算在買家坪數裡的
allianz623 wrote:
你放心好了 政...(恕刪)


這可以再觀望...

以前價格也不透明,至少現在還有時價登錄,當然登陸的價格虛實沒有100%是準的。

但是現在也有了可以看歷史交易紀錄,多少有點可信任的地方...


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誤

假設40坪 單價20萬, 扣除公設後 27.6坪 假設單價漲三成 26.6w/P 這樣算下來是800萬 vs 734萬


cobrawu wrote:
哈,公設成本移轉到...(恕刪)


應該是這樣說,買車位不需要另外付錢買車道~
不然,你可以不要設計車道,看這種車位會不會有人買
(有的,就是機械車位,但價錢便宜很多,而且不是人人愛)


想蓋大樓賣,就要裝電梯樓梯,不然建商可以不要做電梯樓梯
看會不會有人買

當然,若公設不計價,電梯跟樓梯可能會極小化,但總比現在一堆誇張的公設好多了吧
而且,鳥籠建案會少很多吧
儘量規劃成室內空間,而不是搞鳥籠建案跟一堆走道

總之,產品設計的好壞決定價格,不是嗎?
希望儘快施行~ 內政部加油

ebola01 wrote:
房市震撼 內政部公...(恕刪)

我們的政府做事都是這樣
不是極右、就是極左

公設不登記...產權算誰的?
死刑不是萬靈丹,廢死必是萬毒王!!
這樣台灣馬上房價就登上世界第一了,建商沒得說嘴了。
台北老公遇多的是~
哪裡有什麼公設,還不是一堆人在住。
再說公設不是有屋頂的才算,社區裡面沒健身房之類的還是會有一大片綠地可供活動。

公設不計坪~
要嘛建商少蓋一點公設~買家少付一點
不然就是蓋公設~買家多付一點
反正建商的公式就是賣價-(購地費用+建造銷售費用),他要多少獲利賣價就訂多少而已,這跟房市的榮衰有關。
所以以前公設比30%、70坪,現在沒公設49坪。就是每坪單價增加30%罷了,別想總價會降價30%。
唯一影響的就是房價的參考性會有一陣的混亂期,以及建商產品的定位會受衝擊。

黃蓮巴豆 wrote:
你應該沒有買房子~
...(恕刪)
套句我跟朋友聊天的話

企業跟不上時代不敷成本會倒的
就倒一倒吧,
台灣就是因為這樣不進步


不利用公設賺錢會倒的建商,就倒一倒吧
台灣房子千篇一律就是這樣搞的

自由化差異化嘴巴會講,蓋的東西根本對不起來,
新的法規出來,就該有新的想法跟心態去對應,

心態正面,轉型繼續向前衝
加油吧建商...

PS.租的房子要多簽2年了,坐等公設少的建案出來, ^^Y...
3月要出國,今年老2出生,可能還要買車, ^^Y...

黃蓮巴豆 wrote:
你應該沒有買房子~...(恕刪)


我家目前就是有大廳,有中庭,健身房,圖書館的社區式大樓
但還好那是20年前蓋的 公設大約2X%

最近想換房 周邊有一堆5年內的新大樓
我大概還要多出 上百萬才能買到跟老家有一樣的室內坪數的房子...
而且公設大概都在3X%到4X%
但我想換更大間..誰會付錢多買公設 只為了搬進另一間一樣大的房子

所以我要換更大的房子 只能找同樣老的社區或是公寓

至於樓上說誰想買沒有中庭的房子
誰會一直在家裡不出門? 說真的住了10幾年 我用社區公共設施的次數真的非常少
比較常去的反是附近的公園,市立圖書館,運動中心 這些都比社區的設施棒多了
買房子是選地點 不是選大樓內的公共設施.

我寧願住有電梯的公寓或透天享受實坪實價..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