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我 wrote:
照顧弱勢有平麼不對?弱勢才是多數人...(恕刪)
照顧弱勢當然對,但不是無限上綱,不然信義區買來拆了蓋國宅通通免費送給弱勢不是"更正義"。都說要照顧弱勢了,還跟它們收錢咧,那能叫正義嗎?...............
照顧弱勢的方法很多,目標是先求有,達到基本門檻,維持基本尊嚴,誰說正義是要讓它們中間的少數人平白得到滿滿的大財富?不但脫離苦海還同時飛上天?把飛上天的部分拿來讓其他弱勢也能脫離苦海才叫照顧。
蓋平價房照顧無屋者OK,但為何一定要用市中心精華地?合理或較低租金OK,但為何要賤租給多數人?幾年租期OK,但為何要租期無限,保障一輩子?
誰說有錢人以外就是弱勢,弱勢二字你定義的?郭董比你有錢,你就是弱勢?會不會太瞧不起自己?社會上多數是一般人好嗎,雖不強勢,但不等於弱勢!不然照這標準,月薪12萬也要高喊自己是弱勢,90%的公務員也都是弱勢(難道還要加碼他們退休金?)。不能因為自己月薪4萬卻又想住大安區,慾望不能平衡,就叫自己是弱勢吧。
照顧弱勢,應該。稀缺資源長期集中極少數弱勢,其他同屬弱勢只能乾瞪眼,不應該。.........中產階級、小康之家卻妄稱弱勢,也不應該。還有,正義二字是個大哉問,那個圖只能算是講了一部份,不是全部。
政府蓋出租宅:是短期的,主要對象是短期的租客。(政府已經在執行便不提供個人觀點)
政府蓋公宅出售:給較無力買房又需要長期居住的國民。居住權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權益,所以這房子政府便宜賣給你,日後你也只能便宜賣回給政府(因為地是政府的所以省去購買土地成本僅需支付建造相關成本剩,需設定居住年限)。無需考量日後的增值空間。
這樣也比較不會衝擊市場上自由交易流通的私宅太大。
結論:大多數台灣人皆認為買房就是買資產,日後皆會漲,就算到時發生重大變故,支付不起房貸也能售出還是賺。
因政府大力鼓吹人民買房,而推出新青安房貸,導致許多年輕人一窩蜂湧進,進而堆高房價。
若政府提早推出售公宅,只能跟政府買或賣回,提供有需求民眾另一種購屋選擇,這樣就能延緩房價倍數攀升,且私宅也有其市場。
若推出低價公宅,若衝擊到部份私宅至有生存危機時,這些私宅可以加入政府公宅行列。
PS:可以參考星加坡再改良至適合台灣民眾的做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