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點:要全家人都方便, 小孩上學, 大人上般, 媽媽買菜,大小病上醫院都方便.
2.樓層視野寬廣
3.面南方
4.一個樓層低於四戶
5.怕噪音難入眠就選頂樓最好有空中花園隔熱
透天的房子
1.面寬要大於5公尺
2.要有前後院
3.地基深度要20公尺
這樣採光避好免地面層的噪音
這是個人四十年買房的經驗僅供參考
犯了蛋白蛋黃區買貴不肯承認錯誤的自我安慰症
買了蛋白蛋黃區超貴不跌有一些原因, 財力很強


影響他們找下一個接手的
重點在那裡, 房子多, 供過於求, 請不用急著買......10年前價格加今年價格除2乘7折開始談......
台灣跟香港不一樣, 香港不能亂開發, 因此房地產被少數財團掌握的死死的, 台灣只要你有車, 其實稍遠一點都有價格
合理低廉的房子可買....
另外兒子女兒結婚後有房子可住能不買就不買, 當建商屋奴拉低生活品質而已......... 看看日本不就是了, 泡沫後4500萬變1500萬......
房地產的繁榮是假象, 只是把後代子孫的錢拿來現在花而已, 本來50年後才能漲到那個程度, 現在就達到了, 於是年輕人很辛苦, 不生小孩, 然後大家還期待房子會漲?

生產製造交通建設的實業才是永續發展的真理
那麼合理房價為何....回歸到成本利潤法吧, 成本: 每坪10萬上下, 一坪12萬~20萬, 30坪480萬上下......這樣的房貸負擔起來較OK
然後不要忘記車子, 你還可以住遠一點, 省下房子買車子, 車子雖然是消耗品, 但是好一點的車子護送
你及你的家人安全來去, 帶來的方便及生活品質, 不可以消耗品才看, 而是以必需品及保險來看....
小港區
teaman2004 wrote:
少子化、低薪化都是空空自我安慰文
滿街都是屁還年輕人看不出哪裡少, 自己生不出來不用牽拖, 產房滿滿的
版上都是100W年薪, 哪邊低薪, 賺不到的魯蛇自我安慰而已少子化、低薪化都是...(恕刪)
平均一年存76萬6仟
超出一般人一年的總所得
買房前先思考自己一年能存多少錢
不然會像我好幾個同事一樣
結婚
懷孕
貸款買房
生活吃緊每天吃麵,沒有什麼生活品質
小孩營養不良,每次其他人結婚,3人出席包1200元,然後包一大堆餐回去吃
感覺生活困苦
每次帶禮物去拜訪他們,他們只能招待白開水(我們心裡也明白,能體諒)
雖然有房子表面風光
可是最後又輪為賤價賣房
回老家跟父母同住
通車上班
才讓生活有好一點
想買房先想想自己有沒有本錢
有本錢當然愈早買愈好
買房錢一定要先算好每年必要的利息及本金是多少,共幾年
如果本金+利息 低於每年可以存的錢 就ok
另外有小孩的話,除了樓主講的 工作性質是否是容易被取代、會不會失業
還要考量小孩愈長愈大,花費可是愈來愈兇的。
沒本錢,請三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