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政論節目不斷地批鬥軍公教,好像他們是吃垮台灣的罪魁禍首,
但平心而論,少子化+老齡化才是背後更大的問題。
上一次102年年金改革,國民黨提出的方案就是多繳、少領、晚退,他們自己也說,
這樣的方案只能30年內不破產,並沒有直接處理老少人數不平衡的問題。
也就是說,再怎麼「多繳、少領、晚退」,總有一天還是會到達沒辦法平衡的地步。
(大家有興趣可參考年金改革委員會105/8/11勞動部的試算,民國116年勞保破產後,以隨收隨付方式維持收支平衡,保費需逐年提高到40%)
(公務人員退撫更不用說了,幾年內就會見底了...現在的精算費率就是40幾%)
所以除了「多繳、少領、晚退」外(應該還會各職業別一致化吧),總是還要什麼機制來處理少子化+老齡化,讓這些年金維持平衡。
如果平衡的方式是政府編列預算撥補這幾個無底黑洞,大概不用幾年就會衝破債限,國家破產。
目前年金改革委員會還沒進入實質討論,接下來一定會提到少子化世代間年金平衡問題的。
希望會有一些正面的結果。
以下是個人純猜測,大家可以來討論看看以後可能的發展,以及年金問題如何影響房市的未來:
考慮到世代間年金平衡問題,如要用「編列預算撥補」方式,可能要處理稅制不公的問題:例如增加地價稅等資產持有稅、以及刪除各種財團優惠減稅。但我猜應該不會這麼理想... 猜測或許只會先止血住,然後大家就忘記這件事,過一二十年後又要爆了,再吵一次...
如果是不處理然後再度遺忘,個人覺得雖然幾年內會沒看到問題,但最後這國家應該會沒救... 也覺得未來房市、股市一定崩盤。
如果選擇現在就面對問題,應該會有各種加稅的配套吧?不論加富人或加窮人的稅,都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通貨膨脹? 這幾年大宗物料都不只腰斬了
貨幣寬鬆? 已開發國家的經濟體M2都開始負成長了!
連最會炒房的中國, M2 增長都下降, M1倒是開始暴增, 這意味什麼? 去唸一點書吧!
現在是債務轉移泡沫對接的程序, 讓這些沒知識也沒信仰的新興經濟體的新富階級去用大錢買磚塊,
磚塊終究是磚塊!把磚塊當資產不是普通的腦殘! 炒房的國家哪一個最後不是破產收場?
其實是因為腦殘才破產!
一個傾全國之力買磚塊, 炒地皮的國家終究是會很悲慘很悲慘的
臺灣有全世界最高的房價房租比, 全世界最貴的工業用地, 跟全世界最貴的農地!
但幾乎徹底的產業空洞化!
不是這樣嗎? 觀察一下你自己跟身邊的人, 家裡用的, 身上穿戴的, 工作時操作的生產機具還有沒有made in Taiwan?
我好久沒看到這三個字了!
為什麼這政府不敢砍死地產業? 地產業一垮, 臺灣就倒退50年了, 臺灣就只能出口台勞到處做最卑微的工作!
但這只是早晚的問題了! 臺灣無法再工業化了! 人心敗壞了, 人傻了, 土地貴到只能當籌碼不能拿來用了! 最後一批老農守著土地讓臺灣還有廉價的農產品, 但10年左右這最後的財富也會消失大半. 臺灣人就只好吃進口的基改食品, 過最卑微的小卻幸日子!
房價?會很便宜啦!但也沒用了! 人口太老, 年輕人太少, 而目前的東協10年後可正好羽翼豐滿! 人才跟資本都會往外跑! 其實跑得快的現在都去佈局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