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爸媽送房產你很爽?別傻了繳不起稅,謝金河嗆︰買房有如擁抱炸彈,給自己找麻煩!


空空空看空 wrote:
太好笑那拜託他贈與...(恕刪)


你好好笑喔
贈與稅 跟房屋稅之外
還有一個東西叫做 增值稅

而且是你得先繳清 才能變更登記

這都不懂
就不要來這裡講些幼稚的話
真的越看越可笑



ebola01 wrote: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恕刪)


樓主 一定沒有被贈與過
所以才會以為只要過3關

什麼房屋稅、持有稅...
這些都只是小事
重點是 增值稅呀!!!

假如你親戚10年前取得一間市值400萬的公寓要贈與給你
你至少得先繳40萬的贈與稅!! 才能變更登記


不懂的人 麻煩不要蓋樓
只顯得你們這些人很幼稚 可笑

就算你繳清稅 想要轉手賣掉
FINE~! 難道不需要整理乾淨 補補磁磚、刷刷油漆嗎?
再來我肯定你會把這40萬當作成本算入賣價
並且希望再多加一點當利潤
尤其可能你要透過房仲才能賣到好價錢

請問這樣的房子 你打算賣多少錢??
這時候你的心態是不是 賣得越高越好

然後你就變成你口中 那種 不要臉的炒房蟑螂

所以樓主你發這種文章 是要告訴別人你有多窮 多幼稚嗎???
別假清高了
醒醒吧!!
你以為政府用高稅率 就可以逼使投資客不炒樓
最後的結果 只是不斷墊高你們的取得成本
然後各位窮鬼距離買房 只會更遠

窮沒關係 但可悲的是笨
那請麻煩 謝金河 送顆炸彈給我

我樂意擁抱炸彈

什麼鬼話,台灣老闆鬼話特別多

------------------------------------

那幾十萬生不出來嗎...

手頭上這間房子要賣,借一點錢來整理賣掉很困難嗎

人緣別太差就好
持有房子本來就有成本,以前是成本很低,所以有錢人可以囤房等漲價,現在持有成本增加,有錢人要囤房就得考慮買家有沒有本錢吃下去,對長遠來說我覺得是健康的。
不過這個持有成本的稅率就很難掌控,太低說是圖利財團,太高說是吃人民血汗。

我建議累進稅,房價越高稅率越重,這樣普通人就不需要負擔太高的房屋稅,有錢買幾千萬上億的也不在乎幾十萬的稅金。
幾年前一間公寓過戶,繳了20幾萬的稅,市值1000多萬,是還好
2間房的房屋加地價稅,1萬多
一間是永和,一間在鶯歌
永和舊公寓28坪,鶯歌大樓40坪
永和自用,鶯歌一般
我是覺得還好
台北市大面積的房子可能就很高,不過幾百坪房子,幾億起跳,幾百萬的稅
算多嗎?
房市 帶領的是火車頭工業,

後頭一節節車廂的相關產業有:
鋼材、混凝土、木業、五金業、電信業、電纜業、燈具業、門窗業、家電業、........

打房是 均貧 的政策

住者有其屋 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課題,

但不應短視從打房著手。

ebola01 wrote: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恕刪)


謝先生理財有術,應該房地產不少‧
這樣才叫做得了便宜還賣乖,
炒房地產只是奪取年輕人未來的財富人生,
可憐兮兮年輕族群,
未來要養一群老朋友,
還要養房貸二十年,
繳納稅款養肥嘟嘟的⋯
凡正人總是會死,在來投胎轉世,這些人真的很苦⋯⋯
因為做人不能太貪婪,
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古人說
ebola01 wrote: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恕刪)


請贈與給我吧

有多少父母會贈與上億的房子給小孩?

算一算有多少小孩根本不會有繼承房子的數量,就知道唬爛有多嚴重了

有多少人家可以有好幾間房子讓政府課稅?

剛看到一新聞,其中一段文字

根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的資料顯示,全台持有房產的852萬人中,超過99%持有戶數在3戶以內,皆適用1.2%的優惠稅率,僅不到1%持有超過4戶以上的房產大戶,才會被調高稅率。

Arki wrote:
打房是 均貧 的政策(恕刪)

有嗎?

要不要去看看德國,歐洲怎麼玩的?去看看什麼是泡泡,日本泡泡破了是怎死的

別住在井中,幫人喊熱,卻渾然不知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