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全世界有幾個國家把公設納入單價內?


yuffany wrote:
都沒有人提到,開放...建商好像都不會講清楚開放性公設的比例有多少喔!公設並非全部都是自用的(恕刪)

據我所知
這叫「建蔽率」
沒有所謂的「開放性公設」

沒有「頂蓋」都不算公設
所以一般的中庭也不算公設
realmeat wrote:
看來很多人還搞不清...(恕刪)


清心自在 wrote:
據我所知這叫「建蔽...(恕刪)




所以還是單純討論公設比就好, 容積率與建蔽率又是另一個topic了

yuffany wrote:
都沒有人提到,
開放性公設(對外開放為人行道或公園的前綠地),也是住戶出錢買的。
這些公設是用來提升建商的容積率,讓建商可以多蓋建坪賣給住戶,
但是這個用來為建商牟利的公設,卻是住戶要花錢買單的,
你花錢讓建商蓋開放性公設,以便建商可以多蓋一些建坪賣你,之後開放公設的維護也是你要買單,
這不是很可笑嗎?


你買房時,你就知道這建案的一樓是不是開放空間,
兩個一模一樣的建案,一個有開放空間,一個沒有開放空間,
這兩個建案在銷售時,每坪單價一定不一樣,
內湖星雲街有很多建案,有的開放空間很大,有的開放空間很小,
難道那些開放空間很小的建商是笨蛋,傻傻的放棄獎勵容積?
不是,是因為他們想做高質感的房子(相對單價也高)。
如果你覺得大開放空間的房子不合理,
你可以選擇購買低開放空間的房子。
THE666 wrote:
yuffany wr...(恕刪)



其實所謂的開放空間,就是看要怎麼退縮
前面退光光,那就是開放前面廣場
若基地夠大,又符合建蔽率情況下
就前退縮少一點,後退縮多點,那這樣子中庭就出來了
但大部分社區都會是有限制的開放啦

開放空間 不等於 公設喔

大亨堡119 wrote:
世界奇蹟,台灣把公...(恕刪)


一般買房子,車位是另外計價的~
房子則是連樓梯電梯等公設一起算

混在一起算
是很愚蠢的事
真的要買,不會這樣算價格的



不過,我也蠻贊成實坪計價的~

將公設坪數另外計價
這個計費其實可以比照於車位
同地區車位價格起伏通常不會太大
以此為前提
限制公設比與公設價格甚至可以視為合理政策
你建商要多花成本蓋高級公設吸引客人
理應算做建築成本
無限上綱灌至房屋坪數實在漏洞太大
不買最大實在難以解決這弊端
刪除
公設所有權是自己的,付費購買很正常,不想買公設可以啊,公設權狀屬於建商,將來進大廳坐電梯要付建商租金,因爲公設所有權不是你的

bb- wrote:
公設所有權是自己的...(恕刪)


有理!

而且,逃生梯也是公設,失火時也要付費使用,如要省錢,就把窗戶打開,跳下去吧!
大家都那么聪明,为什么实坪多的旧公寓单价比同地区高公设比的新房子单价低?
想清楚再来讨论不迟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