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咪哇歌 wrote:
你可以不要買啊......(恕刪)
你也可以不要賣啊
真是有夠妙的
若有房也希望想賣你一間就爽賺百萬啊
反正別人吞不下的或許你可能還是吞的下啊
就通通讓你吞,全吞下去台灣房價就被你控制了
可惜政府不支持帝寶一戶破兆
不然台灣就更多人可以登上富比士了
」等言論,立刻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而各方反應夾雜著錯愕、嘲諷、失望、讚許等,同
時也引發種種揣測。我最好奇的是,讓柯文哲「腦筋急轉彎」的關鍵是什麼?以及相比高
舉打房大旗的前任市長郝龍斌與總統馬英九,歷史最終會如何評論他們的功過。
柯文哲上周先是在市議會答詢時表示「他不會打房,因為營建業是台灣重要的產業,亂打
房會影響台灣經濟,這不是北市承擔得起,打房的話,營建業會垮掉,台灣會完蛋」,消
息一出立刻引發正反兩極的看法;也因此,柯P選擇在臉書上說清楚講明白,除了強調只
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是一貫主張,並未改變之外,更表示只用「打房」無法實現臺灣的「居
住正義」;他希望有需要的年輕人可以在臺北市住得起房子,又不會使市民的財產急遽縮
水,甚至造成產業的崩盤,他作為一個市長,必須要兼顧所有人的利益。
坦白說,這是柯文哲上任十個月來,少數理性客觀且兼顧各個層面的中肯發言;但對比他
就任之初的激進打房言論,諸如「限制買第二棟房屋不准貸款」、「一個人持有超過20坪
房屋加重課稅」等主張,也難怪許多支持者跟不上柯P急轉彎的腳步而跳腳。
相較之下,前市長郝龍斌原本對房市並沒有特定立場,但他卻在任期尾聲突然找來房市空
頭總司令張金鶚擔任副市長,並且在最後一年任期透過一連串運作,搞出史無前例、台北
市獨有的「超級房屋稅」,也把台北市房市直接送進加護病房;不僅如此,張金鶚極力主
張調高房屋標準單價應擴及所有中古屋,意即所有台北市的房子都應該提高房屋稅。
天龍國的房地產市場如今奄奄一息,儘管郝龍斌並非實際操盤手,但毫無疑義,他必須對
所有後果概括承受。再來看馬英九總統,他可以說是第一個把「居住正義」高唱入雲的政
治人物,從2010年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開始,馬英九執政8年內有6年在打房;對比陳水扁
任內祭出5次優惠房貸,累計金額超過2兆元挹注房市,兩人對房地產業的態度簡直有天壤
之別。
弔詭的是,做為史上打房最力的總統,房市政策理應是執政黨的政績與強項,結果國民黨
卻說不出口,反而看著蔡英文的「8年20萬戶社會住宅」政策頻頻取分;多年打房未鬆手
、打趴年產值高達4兆的房地產業也在所不惜的執政黨,不但沒有贏得民眾掌聲,反倒背
負著「高房價=民怨」的枷鎖,寧無怪哉。
柯文哲的「今是昨非」實際上點出一個關鍵重點,就是政府要保障的是「居住權」而非「
所有權」;但如今的臺灣,為了「年輕人在台北市區買不起房」,而把整個居住政策、產
業政策簡化為「房價」兩個字,甚至不惜以打壓整個產業為代價,許多學者、社團對凡有
利於房地產業的政策一概反對,彷彿它不是一個需要正常發展的產業。柯文哲其實只是誠
實地指出「國王新衣」,因為打房不會實現「居住正義」,這是舉世皆知的簡單邏輯;柯
P未來如果能堅持做「對的事」,即便最終無法完全解決台北居大不易的難題,歷史仍會
給他應有的評價。(工商時報)
————————————————————————
最近有在關心房地產的朋友應該慢慢有感受輿論風向正在鋪陳轉向,有錢人可以不上01可以不看57,但辦公桌上絕少不了工商,經濟日報,有錢人輿論圈一旦形成砸錢的速度會很快可沒人會等你喔!
看來這幾年貨吃到差不多快飽了明年開始要放大絕了,看到這篇算你賺到
房價跌了也怪政府
事實上
決定房價的是市場供需機制
過去九年房價泡沫化上漲
造成了供需失調
九年來蓋了多少房子?
真有這麼多人買來住?
當初在大漲的時候
建商投資客將資金注入整個系統
影響了供需的平衡造成泡沫
其實就注定了現在的下跌
政府又不進場買賣房子
稅制的改革只是長期效果
但是造成了搓破大泡沫的最後一根針
房價與經濟衰退的原因在於泡沫的破裂
而不是政府的打房造成的
政府不搓不久也會破掉
因為當需要的人已經完全買不起
那就注定要大幅下跌
很多人經濟學真的不及格
然後泡沫的後期亂跟風
百般警告都聽不進耳
亂投資出了問題就怪政府打壓
而不知道泡沫本來就一定會破裂的
早就到了末升段了還入場
科P真的很聰明
看出大勢不妙
趕快出來撇清
其實罪魁禍首就是現在的政府
在過去主升段過程中不肯趁機稅改
使用強力的政策平抑房價
到了末段大泡泡形成才來搞些什麼打房手段
那有個屁用呀
都泡沫化了怎能不破掉?
然後隨著泡沫破裂就是經濟衰退的惡果
這都是現任政府過去八年放任房價上漲的結果
而不是打房造成的
要多讀點書
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