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嚕 wrote:具建築專業的賴福林要轉到業界並不困難,但須跟著工程案四處跑,很難兼顧家庭。他認為,教育部要大學老師轉到業界去,是「一廂情願」、「空想」 大家都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既不願意犧牲付出,又怎麼能打破現況?那些在海外打拼的台商,就沒有家庭需要照顧嗎?
某房東(也是整棟他們家的)除了限制住戶資格也不要有小小孩的因為小小孩或嬰幼兒一定會哭鬧不分晝夜影響住戶品質之前有對竹科年輕夫婦傻傻透露出懷孕消息以為是分享喜樂就被房東借機請走了......搬家當天房東還來假熱心幫忙搬?當然只出一張嘴
用虎年大限還不足以表示真正的慘況,因為這還只是剛開始。未來二十年的所有投入職場的人數每年都往下降,學校只是第一波,再來就是職場。未來不是只有學校招不到學生這麼單純,工廠招不到人、公司找不到人、端盤子的也找不到人。大學因為是學生進入職場前的前哨,所以第一波受衝擊,再來受衝擊是各行各業。未來台灣僅能依靠開放外國學生以及大陸藍領來填補短期內不可能回補的人力需求。
THE666 wrote:2015-10-13 10:00 #17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回報新聞中,總是為會了驚悚度,故意誇大,或是故意不報某些地方,對於少子化,人口數量的變化,建議各位可以到下面這個網站..(恕刪) 網站上抓下來的....人口數增加,但出生率持續降低...跟這樓的討論一樣呀..
empirepenguin wrote:台灣一堆爛大學,混學位而已,能再騙多久?好大學能開多少名額給留學生,還是國立大學…都收留學生,台灣人都讀私立科大 當初開放大量設立大學,原本就是一個很白癡的政策,忘記是哪一任做的。開放那麼多大學,真的是培育人才嘛,錯了,全部都是作為斂財的工具罷了。每年收貴死人的學費,從教育部挖一大堆補助金,養肥了一些人,卻養出了一大群空有大學文憑之名,程度卻跟很多國中生高中生一樣程度甚至不如的草莓族而已。現在少子化發酵,讓那些爛大學倒一倒也沒甚麼不好,反正早撈飽了,賣地賣資產還能再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