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cat40 wrote:
至於未來是否進一步放寬?他則表示,央行會定期檢討。
照過去的經驗,未來一定還會放寬,當總體經濟下行時,波及的何止房市,而是所有資產的再定價.
但放寬的結果,估計很多人會失望,經濟的循環自有其規律,強大如美國者,即便天量印鈔放水,
依舊要透過資產價格調整的過程,在市場重新找到平衡,才能浴火重生,台灣何德何能得以倖免?
--------------------------------------------------------------------------------
1990年9月21日 星期五
央行宣布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1990-09-21 聯合報】
【記者王鴻薇/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天宣布「二二八」選擇性信用管制局部放寬。今天起,製造業之中小企業為正常用途已向銀行辦理貸款提供作押之土地,其押值由「不得超過民國七十八年八月底該土地公告現值加四成」修改為「不得超過民國七十九年七月一日土地公告現值加二成」,放寬後約為市值之五至七成。......
1993年3月25日 星期四
選擇性信用管制,擇機放寬【1993-03-25 聯合報】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央行官員指出,選擇性信用管制解凍,對房地產市場是項利多,央行擔心會有助漲效果因此必須選擇房地產價格能平穩的時間點。目前央行密切注意股票和房地產兩個市場的價量變化,作為判斷重要指標。央行已經完成對選擇性信用管制的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可以考慮放寬。中央銀行昨天向立法院提出的工作報告也指出,央行將繼續檢討選擇性信用管制,並作必要的修正或放寬。......
-----------------------------------------------------------------------------------
上個房市週期裡,選擇性信用管制始於1989年,1990年逐步放寬至1996年台海危機才正式告終,
期間台灣房市經過了市場重新的洗牌及調整,也才有機會在2003年sars落底後,重啓新的循環,
但這一波台灣的問題更複雜,勞動紅利的消失,人口結構的劣化,產業競爭的滯后,人才的外移等,
尚且不論政局的動盪與兩岸關係可能的變化,即便再樂觀的人都不能排除,台灣未來日本化的可能,
但捫心自問與日本的經濟實力相較,台灣又有何者能與之匹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