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台灣的建築藝術家都是怎養培養出來的?
沒想到台灣建築工藝這樣的強大,卻沒有享譽全球,可惜阿!
在台灣除了以前竹科新貴,
就是做跟房子相關的人都口袋深,不會怕。
其他庸才都拚死拚活,只希望房子拿來住安心就好,別做藝術品,價錢可以實惠一點,
哇~馬上就會被板上某些名人關切,然後你就是空軍...
你就該努力點、犧牲點買藝術品...
藝術...無價
ccc42 wrote:
有賺就好,如果你認為會下修就再等等,房地合一短期及沒本錢投資客會退埸,但之後房市進埸都是有本錢放長期的投客、你房地合一之前可以從短線投客買到便宜
有賺就好?
沒辦法進到口袋的不算賺!
短期投資客退場是肯定的...
但是很多兩年內新屋還是被奢侈稅綁住,
現在要撿便宜恐怕也不容易

ccc42 wrote:
但是房地合一後都是有錢投客再玩、比氣長你肯定輸,有錢人了不起慢慢賣、需要房子的就只好等。
今年過後,應該連長期投資客也不敢進場了..
當家的都已經把一萬戶社會宅列入執政成敗的依據,
近來發現不少獨棟套房出售,
或許觀察這些現象可以知道高資產族群是看壞未來!
ccc42 wrote:
不像大陸建商槓桿太大繳個保證金就可拿地。
台灣的也玩不小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