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台灣喪失競爭力的主因

台灣沒有競爭力->房價太貴買不起導致?

這是哪門子的推理邏輯啊?照你這邏輯

第三世界國家應該最有競爭力

因為房價便宜? 房價太貴的確讓人討厭

但是啥東西都貴最到房價也太一廂情願了吧?

砸門政府沒做好產業轉型 又因台灣內部意識型態導致大陸這塊大餅沒吃到

現在還被其他亞洲 國家遠遠拋在後面

這些才是人民薪資無法上漲的主因吧?

不要太簡化台灣競爭力落後的原因好嗎?

stephen yen wrote:
政府作為是一回事,人民的行為也是諸多可議
農地鑽漏洞蓋豪華農舍變成民宿興利,組炒房團一個縣市一個縣市去炒房,抱持著養老心態瘋狂投資房地產...這些都造成房價瘋狂上漲

也就是說,上梁不正下樑歪,少數人的私心搞到整個國家要滅亡
沒得救(只有政府能救,但政府也是其中一員,救只是假動做)

kenjichen1028 wrote:
現在的超高房價,30...(恕刪)


看買哪裡吧! 不要眼裡只有台北市 不要只想買新屋 不要只有非菁華區不買,有心絕對買得起...

政府的做為就是如何讓交通更便利,公共民生建設下放外縣市或市郊,還有鼓勵產業分散到外縣市,大家只想擠在台北市因公共建設好生活機能優,多一點複製幾個大安區,沒人會想去買100w/坪 up 的大安區...
chh123 wrote:
我的同事大部分都生...(恕刪)


內耗
經濟上也是

~太子~ wrote:
物價漲點沒關係啦~~少買一點就好了,
油價漲點沒關係啦~~出門坐公車就好了,
奶粉漲點沒關係啦~~喝母乳就好了,
豬雞鴨魚漲點沒關係啦~~多吃青菜就好了,
bra bra bra............的不勝枚舉,
表面上看起來是很正面的想法,但卻是消極的做為,
懂得安慰自己,才會造就今天的政府,
這就台灣人的民族性,被吃定了。

可是有時想想也很矛盾,大家不都怨物價高薪資低,
但怎麼一到假日越是高檔的餐廳越訂不到位,一排都要排個兩三個月,
非死不可常看到一堆人出國血拼、四處享美食,
3C產品或手機一支支的換,
或許這就是鬼島才有的現象。...(恕刪)



奇怪現象

chh123 wrote:
我的同事大部分都生...(恕刪)


你擔心就是我擔心的....

我在這篇文章時寫過了,再貼一次給你....


港人來台買房「遍地開花」 哪裡便宜就出手

2015/04/27 16:07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判斷這些新聞資訊,個人是覺得,要看待下任總統人選真切去執行台灣開放的速度與政策。



中國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台灣對兩岸經濟政策的開放刻不容緩,也是唯一一條生路。



台灣的優勢在於民主與法治,以及與中國的語言文化相通,所以只要政策開放中國市場,很多大陸與外資的企業都很願意將企業總部與研發中心設立在台灣,觀光只是前軀,如果真正為了台灣未來發展與世界可以扮演的經濟角色著想,這是唯一對台灣在世界定位上,最有利的一條路,也是唯一一條可以提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一條路。這也是這坡搭配著許多貿易障礙(服貿、貨貿)降低,讓台灣房地產廣為兩岸三地與鮭魚返鄉爭相有意投資房地產的動能來源。





至今最大的核心問題,就是在於這個基本增加國際競爭力的動能要素,會因為政黨輪替的選舉不確定因素,尤其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曖昧未明,而讓整體投資資金猶豫與凍結。再加上政府為了調控建設過快,避免供過於求問題導致泡沫化,因此可刻意降低獎勵容積上限,因此導致房地產的停滯。



所以,回歸到一開始的核心點─台灣對於未來中國市場的經濟角色,是否有國際競爭力! 這個關鍵點來看待台灣的房地產需求,才是王道.... 如果就業機會大增,國際競相投資來搶人,薪資自然快速飆升,那所謂的薪資所得比以及租金投報率,自然迎刃而解,房地產會快速正常化。因為本來房地產就是先行指標,反應政策面的需求而已.... 相對的,如果開放速度慢,國外根本不想來投資,薪資上不去,那房地產會因為政策的不明朗而逐漸下跌(因為實質需求不再)。



總而言之,觀察重點就是─下任就任總統是誰? 以及兩岸政策是否按照台灣有利於參與中國廣大市場的方向,『明確地』去發展....如果答案是YES,這篇不過是九牛一毛的論述。



是的,台灣優勢不斷流失,很多企業與外資的確不會再選擇台灣了~~



外資會有多少企業願意進來台灣,取決於台灣對大陸經濟有說少影響力,以及有多少陸企過來設立公司....



大陸會有多少企業出來,取決於大陸國家什麼時候可以真正做到不再人治...而他們改革速度,在溫家寶與習近平努力之下,

越來越快,貪腐情形越來越少....也等於兩岸競爭優勢差距,正快速平整化,台灣競爭優勢在消瀰中....



而出來的陸資有多少願意選擇台灣,主要取決於台灣對他們而言的方便度與實用度。

許多東南亞、韓國等國家,快速降低陸企屏障,搶陸資企業。台灣雖有語言文化優勢,但是貿易障礙讓陸資根本無法選擇台灣,而東南亞等國家不斷努力參與與改變,因此變成越來越多好的選擇,台灣的優勢在他人相對努力爭取,而我們延宕僵化下,也越來越少...



所以,台灣在世界的競爭優勢,的確一直在我們自己國人鎖國鬥爭下,快速下滑中..但是,升斗小民的我,只能著急,什麼事也不能做,只能眼錚錚看著台灣世界競爭力一直下滑,薪資跟日本一樣一直倒退.... 嘆氣...
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教育"都搞不定,怎麼可能會有競爭力。


台灣在這樣下去一定是自己把自己給滅了......

maxmunx wrote:
一直想不透為何五、六年級生所種的惡因,卻讓大多數七年級後的年輕人硬吞這些苦果,



檯面上搞砸台灣的是應該是3,4年級的,45踩到機會爆發開來,6年級的已經開始經歷泡沫,開始往大陸移動了!
其實7年級的父母只要有把握住機會,大都已讓7年級的小孩有很好的初始機會,就看經驗根財富有沒有累積了,




downmars wrote:
政治內耗
宵貪太多
官商勾結



檯面上能挑的真的沒有,.....天佑台灣!
愛兜風的小草 wrote:
最好的解決方案已經有許多人在付諸行動了啊!
就如同樓主說的,生少或不生,不買或是晚買,
現在的狀況就如同194X 年時那樣!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明明狀況都快糟糕到不可收拾了,
有撈到的人正不要臉的更用力撈,
撈不到的人慢慢的也都快混不下去了!
順其自然吧!
檯面上目前真的看不到能做改變的政治人物,
即使有 ! 沒過個十來年你也很難實質感受到的,
廣積糧,高築牆,財務的風險分配先管理好,
適度的節制開銷,積極的在下一次財富重分配大風吹
裡找個好位置吧。

就讓我想到某團體當年
也是
1.無法控制物價飆漲通貨膨脹
2.與富商掛勾與百姓脫節
3.忽略不同敵對團體鼓動的學生運動
最終導致喪失控制權
現在完全重蹈覆轍
只是當年那團體靠著黃埔軍魂苟延殘喘逃到一海島
現在呢?
大概只剩下午夜驚魂了吧
教育政策測底失敗是主因
我高工那屆是95暫時課綱(新課程第一屆)
本人是讀北部國立高工汽車科
我們上一屆統測考題還是舊課綱
國文、英文、數學、專業一(汽車學、應用力學)、專業二(汽車實習)
我們95年入學那屆考科變成
國文、英文、數學、專業一(電工概論、電子概論)、專業二(動力機械概論、應用力學)
真不知改課程的那些改課綱的教授是怎麼想
改課綱卻不考慮老師授課問題
占絕大多數達8成的汽車科學生
跟少數的重機械修護科、飛機修護科的學生綁在一起
汽車科老師對這方面都是略懂
對於汽車原理、構造、維修技巧才是專精
但對於我們這考科略懂,但很不熟
像是動力機械概論
整本只有汽油引擎、柴油引擎是原本汽車學內容
其他都不是
上到四技之後
機械系車輛組的課程裡面
動力機械概論幾乎全部沒用
電工電子因為我們系上課程偏向機械自控組
所以還有用到些入門
另外因為從小學開始就是教建構式數學
到國中有上銜接課程
但銜接不上
根本沒用
我們那一屆大部份數學程度很差
到高中老師也教得很搖頭
都說前幾屆都沒發生過這種問題
到四技更嚴重
有關數學的普通物理、靜力學、動力學、熱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工程數學、微積分、邏輯
老師都變成在對牛彈琴
老師也是傻眼
以前學生程度也沒那麼差
要扭轉這種劣勢
先從教育開始下手
至少要10年後才會看到成果
當年李遠哲主導教改
最後就是把台灣教育給毀掉
chh123 wrote:
我的同事大部分都生...(恕刪)


可以看看這篇吧!

嚴長壽:好不容易出國了,就不要回台灣,在台灣看不到世界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2179&pnumber=1


嚴長壽的建議是:不要回台灣,台灣這五、六年還安定不了,在國外待久一點,多觀察社會、多受點挫折,多了解一下世界的問題、國際的環境,因為你回到台灣是看不到世界的。

陳文茜:你給的答案,其一:不要回台灣,在台灣看不到世界。其二:台灣有了民主程序,卻沒有民主的結果,台灣選民需要更多次的選舉過程,慢慢成熟;其三:應該多了解國際;第四:應該接受更多挫折,有更好的準備、更好的國際觀,那時候再回台灣。

陳文茜:到越大的國家去,越覺得自己與整個世界都有關係;到越成熟的國家去,談的事情越國際化。


現在台灣大部分電子業第一季訂單都大幅滑落,相對的大陸的競爭對手都把福成長,這說明甚麼?國際都轉單到大陸更完整的供應鏈去了!連Intel都直接拿半導體技術與資進去跟大陸合資了.... 台灣的人民現在在意的,跟討論的都甚麼?幾乎都是檢討內政?




自己也看看01鄉民們都在討論甚麼,自己想想為什麼這樣說吧!!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