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y5812 wrote:
感覺這是台北的問題, 其他區域需求沒那麼明顯?
因為除了台北, 大部分地方都是看不起房子而非買不起房子....
不要又回到以前的國宅循環, 新屋或有吸引力, 舊了就是問題的開始了?大笑
社會宅的問題很大!
但是柯文哲的官威和民援聲勢把真正的問題給矇住了…
一、台北市空屋率已經號稱甲台灣,政府還帶頭蓋房子?
二、台北市人口密度已居全國之冠,現在是否該繼續塞更多人口?
三、想在台北市落腳的民眾豈止5萬,5萬不夠再繼續蓋嗎?要不要先統計想在台北市買間便宜房子的人數有多少?一次蓋足?
四、本來張三、李四覺得台北市太貴,跑去買新北、台中、甚至桃園,現在台北市有買的起的房子,會不會再回頭把房價炒高?
五、本來因為台北市難以立足生根打算回鄉打拚的,這下都不走了,製造城鄉差距和人口集中的問題吧!
話說…柯文哲說要讓年輕人都買的起台北市的房子這句話聽起來很容易讓鄉民高潮,
但是「要讓年輕人都買的起紐約的房子」、「要讓年輕人都買的起東京的房子」…很明顯的就是嘴砲!
偏偏鄉民嘴砲起家,也就特別吃這套!
wobile=.=p wrote:
純討論非吐槽~
1、平均薪資不談了,跟社會新鮮人的「工作能力」有絕對關係,但是說實話太傷人,略過!
2、其實只有「某些」精英地段的房價是10年前的2~3倍,本身不是精英,又想住精英地段,靠精英父母是理所當然的!
3、社會氛圍就是告訴你房價太高,使得即使有合理價格的物件也再三考慮,甚至部份人打從心裡就放棄看房!
4、美元升值升息其實只有差一點點,雖然有影響但也幾乎可以忽略!
5、「晚婚、少子化」和「人口集中、城鄉差距加大」兩相抗衡後,蛋黃區的地價還是看漲!
(地價漲房價怎麼可能跌)
6、其實如果房價/租金比真的有那麼高,真的也不是一定要買房子,問題就是還沒高到買不如租!
(如果套房月租300、公寓月租2000,還會有人吵房價高嗎?跟本沒人要買了吧!)
至於我台北市的老家35年5樓公寓30坪(頂加25坪)…並沒有「隨便」都能賣2000萬!有1000萬就偷笑了…
實價登錄查到別人的案例:民和街55巷1~30號、103/1、總價880萬、單價36.4萬/坪、24.19坪、屋齡36、5/5樓
你可以去查證一下我有沒有亂編!(公寓是沒有公設的喔!24.19是實坪!)
問題是年輕人眼高手低…,
房子一定要鋼骨、十年內、有電梯、有管理員、有停車場、5分鐘捷運、10分鐘高速公路、還要海景、最好是林志玲當鄰居…
若你有一間符合上述條件的房子,你打算一坪賣多少?^^
wobile=.=p wrote:
1、平均薪資不談了,跟社會新鮮人的「工作能力」有絕對關係,但是說實話太傷人,略過!
當然工作能力有高有低,,,不過這裡談的是平均薪資,沒什麼傷不傷人的,所以您的意思是指平均薪資下跌是全台灣人不爭氣??
wobile=.=p wrote:
2、其實只有「某些」精英地段的房價是10年前的2~3倍,本身不是精英,又想住精英地段,靠精英父母是理所當然的!
台北市有哪個區平均漲幅不到十年前2倍??
wobile=.=p wrote:
3、社會氛圍就是告訴你房價太高,使得即使有合理價格的物件也再三考慮,甚至部份人打從心裡就放棄看房!
合理的價格是??
wobile=.=p wrote:
4、美元升值升息其實只有差一點點,雖然有影響但也幾乎可以忽略!
所以利率2%變4%對貸款>1000萬的人沒差
wobile=.=p wrote:
5、「晚婚、少子化」和「人口集中、城鄉差距加大」兩相抗衡後,蛋黃區的地價還是看漲!
所以台北的人口是增加2-3倍的??
wobile=.=p wrote:
6、其實如果房價/租金比真的有那麼高,真的也不是一定要買房子,問題就是還沒高到買不如租!
(如果套房月租300、公寓月租2000,還會有人吵房價高嗎?跟本沒人要買了吧!)
依你的價錢的話,房價/租金比是多少??
wobile=.=p wrote:
至於我台北市的老家35年5樓公寓30坪(頂加25坪)…並沒有「隨便」都能賣2000萬!有1000萬就偷笑了…
實價登錄查到別人的案例:民和街55巷1~30號、103/1、總價880萬、單價36.4萬/坪、24.19坪、屋齡36、5/5樓
你可以去查證一下我有沒有亂編!(公寓是沒有公設的喔!24.19是實坪!)
(原來台北市有一坪不到30萬的房子,還送頂加,,原來台北市平均房價這麼低,買新北的都傻了)
問題是年輕人眼高手低…,
房子一定要鋼骨、十年內、有電梯、有管理員、有停車場、5分鐘捷運、10分鐘高速公路、還要海景、最好是林志玲當鄰居…
若你有一間符合上述條件的房子,你打算一坪賣多少?^^
上頭都說中古屋平均價了,不考慮新成屋了,教授都買不起了,年輕人買得起新成屋,你這還在討論豪宅
standly0927 wrote:
領頭羊,從美國次貸...(恕刪)
wobile=.=p wrote:
社會宅的問題很大!
但是柯文哲的官威和民援聲勢把真正的問題給矇住了…
~~~~~不能同意你更多~~~~~
本來還蠻欣賞柯文哲的,目前持保留態度,而且有每況愈下的情勢。
台北市政府這麼有心,為什麼不讓人終生住? 為什麼要排除45歲以上的人?
這政策真正被打到的是台北的房東,台北有很大部分的房東是拿以前居住的舊住宅來出租,了不起兩三戶且長期持有,完全無本生意。要用持有稅+抑制房租打到他們想賣房,要砍的非常用力,自住戶被打到遍體麟傷才影響到他們 "一點點"。再來,人家又不犯法,幹嘛要打到他們賣房。要打房就針對那些有好幾戶空房的投資客打就好了,還繞這麼一大圈,效果會怎樣也不知道。稅改要直接打都打的卡東卡西,這種繞一圈,結果交給天意的打法...能打的到嗎??
為什麼45歲以上不能租?
==> 45歲以上,還想去申請的人,他的經濟狀況一定更辛苦,為什麼台北不照顧這些人,反而用這種政策想把他們趕出台北。還是廣大20~45歲的人當初投票給他的人比較多??
能終生租用才能夠真的抑制房價,降低人民買房的需求。
==> 但在台灣適用嗎?? 長久南北發展不均,台北對人口的吸磁效應時在太大,台北相對台灣這麼小,禁得起大家往台北衝嗎? 龐大人口一旦在台北定居後,要將他們疏散到其他縣市就非常的難,現在是有台北的高房價、高消費,相對有抑制台北的人口的作用,(雖然不合理的高房價依然不對)。如果終生租用政策搞下去,下一任接手的人將非常痛苦,其他縣市政府(由其南部)更是恨台北恨得牙癢癢的。為什麼只租六年? 六年後呢? 還不是找其他地方繼續租或買,實在超級不負責任。這種政策,要在台北定居的人不會去認真這六年的社會住宅,搞不好蓋的還租不滿,對單身、過客、來台北試看看的人才有興趣,只是製造更多來北部的潛在人口而已。反正他那時候可能第二任也沒選上,或選上了,了不起再延長續租兩年,然後其他問題留給下一任收爛攤子。
真的要在台北工作,租不起、買不起,那就往鄰近縣市阿,鄰近城市也變貴了,那就留在家鄉打拼阿,別人比較有本事他就能夠留下去繼續生活。常常說別的國家怎樣怎樣,美國人也大部分住郊區阿,開一個多小時上班很常見。"鄰近城市的房子就是台北的社會住宅,可買可租"。台北市政府幹嘛多此一舉,根本譁眾取寵,讓租屋族短暫興奮。趕快制訂些保障租屋族的法律還比較實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