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房地合一輕稅利多年後房市將爆量1600億

我是宇宙人 wrote:
不過,我私自猜測,那些想把合宜住宅政策期待是打房工具的人,應該都不是『想要租』,而是『想要買』的那群人。
Sunhm大,我猜對了嗎?

只用二分法,
您沒完全 "猜對".
------
當牽涉到 囚徒困境: "個人認為的最佳選擇, 往往不一定是群體的最佳選擇."
有些人還沒意識到自己在辯論上是居於下風的.

討論一件事,
如果只從 "個人利益" 的角度來看,
出發點站在 "是否對自己有利",
也可以說的很有道理,
因為 "自私是人的天性";
別人若會認同,
也僅是把這說法套用在自身上來考量,
通常不會去想 "大家都這樣子選擇的話, 最後還是達不到個人最大利益"!

牽涉到群體的事,
您還只放在 "個人利益" 上打轉,
那您看的就還不到位.

政策的制定是要為少數個人還是全體大眾,
只站在個人立場想的辯的過別人嗎?
sunhm wrote:
牽涉到群體的事,
您還只放在 "個人利益" 上打轉,
那您看的就還不到位.

政策的制定是要為少數個人還是全體大眾,
只站在個人立場想的辯的過別人嗎?


感謝您對我30樓的指教,我已修訂。

此外,您上述的回文應該不是在說我吧?我說的應該只是事實的陳述,包含政府為了讓在自有住宅率高達8成的台灣興建合宜住宅,以實現少數人需要在特定區域達成居住正義這件事。(還是您認為不是少數人,是多數人?如是,那就是我們彼此對8成自有率這件事有不同的認知與解讀)

如果您認為我本樓哪句話是在指

您還只放在 "個人利益" 上打轉,
那您看的就還不到位

,或是有不妥之處,煩請指出,感恩。
sunhm wrote:
當牽涉到 囚徒困境: "個人認為的最佳選擇, 往往不一定是群體的最佳選擇."
有些人還沒意識到自己在辯論上是居於下風的.)


連結進您提供的囚徒困境嘗試想瞭解,無奈太文言文了,小弟不才,無法跟現有討論做相關的聯想。有時間解釋一下嗎?

不過我認為我沒在辯論什麼。我只是陳述一件事罷了。如果網友發現跟事實有出入儘管指出,我會紅字修訂。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或者說在一個群體中,個人做出理性選擇卻往往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

單次發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複的囚徒困境結果不會一樣。

在重複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覆地進行。因而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懲罰」另一個參與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為。這時,合作可能會作為均衡的結果出現。欺騙的動機這時可能被受到懲罰的威脅所克服,從而可能導向一個較好的、合作的結果。作為反覆接近無限的數量,納什均衡趨向於帕累托最優。

囚徒困境的主旨為,囚徒們彼此合作,堅不吐實,可為全體帶來最佳利益(無罪開釋),但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因為出賣同夥可為自己帶來利益(縮短刑期),也因為同夥把自己招出來可為他帶來利益,因此彼此出賣雖違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但實際上,執法機構不可能設立如此情境來誘使所有囚徒招供,因為囚徒們必須考慮刑期以外之因素(出賣同夥會受到報復等),而無法完全以執法者所設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
我是宇宙人 wrote:
還是您認為不是少數人,是多數人?如是,那就是我們彼此對8成自有率這件事有不同的認知與解讀

要談成數的話,
當下有多少成的人願意以目前售價買房?

同時您還沒認知到,
要關注到群體,
既然有房被視為較優勢的,
那麼怎麼不會去關心少數沒房的?
再富和再窮也都只算人頭數,
尤其有時是左右輸贏的 "關鍵少數"!
sunhm wrote:
要談成數的話,
當下有多少成的人願意以目前售價買房?

同時您還沒認知到,
要談成數的話,
當下有多少成的人願意以目前售價買房?

同時您還沒認知到,
要關注到群體,
既然有房被視為較優勢的,
那麼怎麼不會去關心少數沒房的?
再富和再窮也都只算人頭數,
尤其有時是左右輸贏的 "關鍵少數"!


多少人願意以現價去買房、或是房價是否有因為這些『多少人』而影響走勢,這我不在這裡討論。我這裡只指出我看到的,台灣房屋自有率8成,其他的現象,走勢,應該要讓專人來研究,並讓歷史來驗證。

不過2015/2/12後房地合一稅改明朗化後的成交價、量的變化,有興趣的人後續可以研究看看。不然我想很快Google也能得到資料了,01上也有熱心的大大不定時的每月更新資料。

至於您所說的

既然有房被視為較優勢的,
那麼怎麼不會去關心少數沒房的?

有啊,您不是在26樓有說,政府都有在開支票了嗎?「還需要猜」?您說是吧?
我是宇宙人 wrote:
多少人願意以現價去買房、或是房價是否有因為這些『多少人』而影響走勢,這我不在這裡討論。

疑,
這不就是關鍵點?

不然,
奢侈稅,
時價登錄,
社會住宅政策,
還有現在好像走不下去的房地合一版本哪來的?
難道是政府沒事找事做出來的?

政策支票還會一直開下去耶!
sunhm wrote:
我是宇宙人 wrote:
多少人願意以現價去買房、或是房價是否有因為這些『多少人』而影響走勢,這我不在這裡討論。

疑,
這不就是關鍵點?

不然,
奢侈稅,
時價登錄,
社會住宅政策,
還有現在好像走不下去的房地合一版本哪來的?
難道是政府沒事找事做出來的?

政策支票還會一直開下去耶!)


政府政策是為了讓大多數的人生活的更好,並照顧弱小的族群,這是無庸置疑的。合宜住宅的設立以用於實現相對於8成自有住宅人民較小族群的居住正義,這您也認可,不是嗎?(不然您應該不會一直拿出來說,表示您對他有期待,不是嗎?)

但就如同我前幾樓說的,這樣只租不售的實現居住正義,跟某些人期望的,是否會對房市造成影響,who knows? 與其去猜這個還沒一撇的政策,還不如去關切行政院已經提出來的稅改,對於房市的衝擊。

這也是這棟樓樓主的討論初衷,不是嗎?

至於您說的部分,不好意思,小弟不才,不能也不願去猜。不過01有一大票人在討論,您大可加入。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