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持有成本低,屋主不急著賣。所以房價不至於掉太快。政府官員還有立委手上多房的一堆,所以買方想期待政府打房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低成交量代表買方不急著買房。因為急著買的已經跳下去接最後一棒了。剩下觀望的是買不起而打消買房念頭的或是以租代買的。(畢竟只是選擇把錢繳給房東的房租還是給銀行的貸款利息)最不濟的還可以跟爸媽住一起,當個啃老族。依現在的人口結構趨勢來看,賣方期待之後的成交量是不切實際的。窒息量之後就是等待多殺多了。其實窒息量就是用高房價把想買房的念頭給窒息了。就像股市,一般散戶在股票谷底時不敢出手,上升階段時總忍不住衝進場,高點盤整時又期待著新高,但不知道其實已接手了最後一棒。前面很多人說看到空方的文章就代表潛在買方,但真正官方統計的交易量才是告訴你買盤就這樣而已。
phS00313 wrote: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所公...(恕刪) 原因其實正好相反,是求大於供。原因一個人有時候需要二間房,像我同事強人他家,人人一間房,像我老闆他有三間房,小孩還人人一間房。而且都是自用沒要出售。
phS00313 wrote:供給遠大於需求,為什麼房價還不崩跌...(恕刪) 供給遠大於需求的話,房價一定爆跌的but~~你提出來的東西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你單純的把房子當成來拿來住的東西所以你覺的沒人住就是是沒需求了~~錯了~房子可以拿來投資、拿來抄作拿來賺錢的~~所以單就空屋率(沒人住的房子)來看房市的"需求",是不對的~~也因為如此,所以房價沒有崩跌
有些房子蓋在很遠的地方沒人想去住。想住的地方又貴到買不起。所以空屋不等於需求。因為大眾的需求都喜歡擠在同一個地方,而不是平均的分散。不信?你想買的地方都是空屋沒人住嗎?那怎麼會供給大於需求。如果現在就是高點。為何不把你現在的房子趕快賣一賣。不管是你的,你老爸的,你阿祖的房子。趕快現金入袋。去租房子住就好,反正空屋率那麼高,一定有房子住。等降價到一半的時候再買回了就好了。可惜這麼說現在房價是高點的網友總是說只有一間房住不需要賣房。可是你都知道房價一定會跌了,沒理由不賣呀。不是打自己臉嗎?那不是跟喊漲價的網友一樣的不合邏輯。
2014法拍總額年減13%【洪安怡╱台北報導】房地產走了10年多頭,讓法拍市場冷清許久。據法拍業者統計,2014年全台法拍拍出總額603億元,較2013年減少逾1成3,專家認為,房貸利率仍低,屋主口袋夠深,儘管房市未見起色,但仍看不出崩盤情形。看看年關到了,有沒有欠錢好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