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確定目前看到的是事實嗎?


lita wrote:
錢花多少可以這樣算的...(恕刪)


上面兩位都講得對

我數學不好
算錯了

我沒想過換屋問題
所以不大鑽這種牛角尖

不過糾正人
嘴也不用那麼賤吧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上面兩位都講得對我數...(恕刪)

我覺得講得很中肯啊,自己算數差就承認了別再凹了......
其實, 房/地產, 本來就不該利用成炒作的金融商品!
但是無奈的是, 低利率+政府/銀行/建商, 在公領域缺乏大量投資環境改善, 改善經濟及提升製造業投資報酬率的經濟大環境下, 獲利最快的途徑就是炒地/炒房!!

先不論為何頂新炒作三重土地開發案, 為何銀行幾乎"無息"借貸, 融資期間也不追討本金的聯貸案是否有瑕疵, 政府針對大財團的融資政策, 本來就大有問題!包括其他財團獵地...
再者, 打著活化土地的名義, 紛紛"開放"工業用地"給財團標地, 短期則容許建商開放建案並以工業用地販售(乙工住宅), 長期則是協助土地變更(新燕/廣豐/湯城...etc.)

政府打著如此的財經政策, 卻沒有相關的配套, 則吸引更多財團(含無建商背景)投入土地炒作的領域, 吸收市場游資, 排擠其他產業資金, 造成"虛胖"的土建業內需市場, 對於產業國際競爭力更加差...
這也是為什麼, 很多人主張打房, 以利產業政策回歸正軌, 追求虛胖GDP的執政目標需要修正..etc.

基本的數學運算並沒錯, 房價若跌...人民可支配所得將會增加!! 只是, 相關房地產產業(土地開發商/建商/代銷/房仲...)追求"快速財"(Quick Money)的泡沫會加速崩解! 可是, 若是繼續不做管控, 當空屋率達到無法負荷的程度, 房產貶值造成的系統性風險, 屆時更會拖垮經濟!!(而很抱歉, 台灣淺盤經濟並沒有使用國外QE的本錢!! 印鈔也沒法國際流通, 影響國際清算匯率...

如此, 期望房價續漲的原因是?? 無非是炒作獲利...

(P.S. 我也是有房族...但不是支持房價跌的主因!)

Let's wait and see!!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我昰覺得上面兩位說的不完全正確
看起來好像無誤...但這僅限換同屋齡同地段的房子...小屋換大屋的心態
但漏掉有部分的人...是舊屋換新屋的想法...如此一來那種算法就完全不對等了

如果現在買的新房10年後跌5成...中古屋的折舊也要算進的...也就是這10年房價昰小幅下修並無崩跌
難不成有人認為在房價持平的狀況下...你現在買500萬的房子...10年後還值500萬???
當然...物價也是要被考量進去的...總之不僅是那麼簡單的算法

perahia wrote:
上面兩位都講得對我數...(恕刪)
brettxman wrote:
我昰覺得上面兩位說的...(恕刪)


中古屋折舊要算進去.....
這幾年好像沒有這回事。
只有賣不掉加價賣。

很多人提路段、捷運、建設可以保值的道理,買貴沒差。
這都是投資客的說法。
買房是安身立命的地方,通常優先考慮是工作與家人,而不是路段吧。


折舊是一定有的...但就是呼應前述...房市好時...一間破房子也是瞞天喊價

所以我堅持不買中古屋...被住那麼多年還要賣比當年入手貴!!!折舊完全被漲幅掩蓋

都是高價那我還不如買新的房子自己住得爽!!!

地段當然重要...選擇大多數人喜愛的住宅區...即便房市冷清...還是想買房者的首選


marsjhan wrote:
中古屋折舊要算進去....(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