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屋還是中古屋,還是....租屋?!


playmoon wrote:
你的建議很實在,也是我心中的隱憂!
但就是那股衝動,跟現實面的問題,讓我一直在新舊屋中尋找,剛好小坪新屋又比中古屋主來的好談!
所以老公也一直說,如果急的話就先租!
但我就覺得現在租金也動輒一萬多



如果你要裝潢的舒適,建議就不要考慮中古屋了,因為中古屋翻新砍掉重練花的錢是新成屋裝潢的兩倍到三倍
而且屋齡也老了, 除非你只想要個自己的小窩不在意舊舊的就油漆刷一刷家具擺一擺也OK

找仲介買中古屋要省錢其實還有個小暗招, 這裡不要明講免的檔人財路

買房子要考慮是5-10年後的情況, 到時好不好脫手,會不會有小孩, 有小孩還要換屋不然室內20坪太小,要換屋建議不要花錢裝潢或輕裝潢一下,天花板不要釘,不要做櫃子 傢俱擺一擺即可,這樣其實若買新屋住起來也還蠻舒服的 到時候要賣掉也不會賠裝潢錢

應該看你若貸款利息和房租比較是差多少,差不多的話是可以買,當做存錢,重點是不要花錢在裝潢上到時候賣
才不會賠錢

最後還是要看你負不負擔的起,是咬牙到什麼程度而定,每個人忍受程度和生活品質考量都不同

你在虎爛嗎,2個人加起來8萬敢買2間房,算你2000萬好了,一個月還10萬,一間租人3萬5,

只有1萬5可以花,還可以出國,是都不用吃飯嗎
tonywong92 wrote:
假如是自住,只要房子...(恕刪)
dktw wrote:
如果你要裝潢的舒適,...(恕刪)


基本上我也不愛富麗的裝潢,所以看中古的都會挑格局屋況OK的,照片OK才會去看屋,所以實地看屋經驗也不多!

只是......突然覺得自己能力還是很不足,好傷感!

PS.大大的招數願意傳授嗎?!
phS00313 wrote:
租屋 >&gt...(恕刪)



我不介意網友取笑和質疑,我辦得到的,不一定大家都能做到;我也不是在炫耀,只希望跟有想要買房的朋友分享經驗,我的想法、做法和價值觀,未必每個人都適合。

我也是從小屋一直換到現在這樣,早在8、9年前,我在大同區買第1間11坪的小套房(約220萬,當年應該算買貴了=_=,房子已帶裝潢,有傢俱,還跟屋主拗了部新電視)。當時很單純只想有個自己的小窩,畢竟在外租屋多年,付的租金也差不多,頭期款只付了約40萬(當時還沒用到首購),當年貸款成數非常高,利率更低(好像才1.2),很多銀行還可以超貸,不過我們只貸8成,每月付1萬出頭,就有自己的房子。

其實,我覺得房子有點像自己的小孩,我跟太太買了自己的房子後,理財就更用心,扣除水電、房貸,花費能省則省,平常很少在外面吃,都在市場買好1星期的菜,自己帶便當,也不常買衣服,看電影、唱K就少之又少了,我們都騎車代步,機車(迪爵約20年到現在還在騎)很舊沒關係,只要能動就行了,省下來的錢就去做別的投資,像股票、基金、外幣等。

差不多5年下來,有點收獲,這筆錢我們還是選擇放在房地產上,不斷去看房,我們選擇了大安區的老公寓,當時30坪老屋,屋主開約1500,我們殺到1250,同樣跟銀行貸8成/15年/利率1.9,房子也是有簡單裝潢,接下來這間房子就出租,當時大安的房子房貸每月6萬多,租金只佔房貸不到1半(印證了大家都說台灣租金行情很差),加上大同的房子,每月不吃不喝要付將近8萬,所以我就開始兼差。

拼命賺、努力省,最辛苦的不是身體勞累,而是心理壓力,撐過2年後,我們把房子轉成繳息不繳本,壓力少很多了,房客租金就夠應付。同時,正值房市大漲,眼看大同的房子漲了1倍,我們就把房子賣掉,然後換到古亭的大套房(17坪,同樣有裝潢傢俱,原屋主開價約1300,殺到約1080),由於地點很好(離捷運站1分鐘),銀行貸8成/20年/利率1.8,將大同賣掉的錢拿來做頭期款,每月只要付約3萬(本利)。

前陣子,把大安的房子轉貸,因銀行估房子已增值約2千萬,除了同樣繳息不繳本,目前出租金額也提高,租金多出來的部份,還可以再滾進房子裡,這就是以房養房的方式。回看這幾年,我們買房的共通點,都是挑地點,然後試著多殺價,買的房子都是中古(新成屋公設多),也不會花大錢做裝潢,總之抱著能省則省的心態。(不過我們這種做法,比起做法拍的,簡直小巫見大巫)

寫了一大堆,其實重點就是要理財和節儉,有得必有失,就像我回樓主的內容,我們擁有2間房子,但不一定有大家認為的生活品質(我們沒有iphone6、沒有名牌衣服、沒汽車、不會去高檔餐廳吃飯、都在網上看電影);我們有假期會到外縣市玩,都是騎車亂逛,看看風景,嚐嚐便宜小吃(60塊的蚵仔煎就不會吃,都挑俗又大碗的);我們每年會出國,都選擇自助旅行,坐廉價航空,自己找便宜住宿,在大陸玩時,還試過睡火車站。

以前我是個不會省的人,每月賺6、7萬,總是不知花到那裡去(買菸、吃喝玩樂、買玩具),錢永遠都不夠花;直到我去理財,財才開始理我,把很多不必要花費都改掉,也戎菸,現在省錢已變成1種習慣,有時我1天花不到10塊,但我不再缺錢了,同時也累積到未來的財富。

相信很多網友看了,也許覺得這樣過日子太辛苦,一點人生樂趣、生活品質都沒有(其實我也很好奇,大家口中所謂的生活品質究竟是指什麼?),根本就是屋奴無誤。但我很滿足目前所擁有的,當大家喊房價太高、買不起房,我幸運能有房養老,擁有自己的小天地。至於值不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其實,大家細心去看去思考,有人認為房價會跌,身邊有現金比較好,但錢正在貶值,不用自己亂花,錢就不知不覺在流失。這8、9年下來,銀行貸款成數都不算太低,現在首購的話起碼也有7.5成左右,同時利息也不高,每月房貸壓力不會太大,說到底很多人買不起,就是缺頭期款。正因我經歷過的事情,才覺得樓主頭期款足夠,假如是自住,建議可以去買房,不用過度擔心。
在這種房市要向上或向下青黃不接的時期,如果有購屋的需求,請盡量選地段好的區域(何謂好地段有部分要件,看看是否符合),這樣之後房市價跌,會有基本價位撐住,跌也跌不到哪裡去(地段差的可能就會很慘)。再來就是合理的價格,合理價格可以透過議價去完成,如果議不到合理價格也就別買了,現在議的部分就是提前反應日後跌價的空間,未來就算跌,除非是蛋殼區,也跌不到哪裡去(基本買盤還是在)。

我一直站在空方,但最近也買了第二間有點超過我能力的房子,因為託最近房市轉下的影響,有些好地段的屋主預測未來房價會下修正,所以將好地段難得有的物件釋出,這種物件過往相當稀有,如果我繼續等房價跌,那間房子早不知道被誰買走了,哪輪的到我。

所以如果你評估,那間房子是好地段,價格也合理,頭期款也有,其實是可以買的。不過這一切還是要由你自己判斷。

tonywong92 wrote:
我不介意網友取笑和質...(恕刪)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給你一個讚。

網路酸民多,瞭解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不會去介懷。
將來買房的建議是有非要不可的動機 而且不要再乎未來漲還是跌
都更趨勢加上新世代工作國際化影響供須大 自己判斷了
其實買房看地段看漲跌就已經證明自己想要投資大於自住了,如果是這樣當然會建議版大再等等看吧,雖然不會像一堆人講的出現房價腰斬情況發生,但是房價緩跌也是事實,或許版大可以考慮再多看看幾間來決定也可以,搞不好會有更滿意的物件出現也說不定
至於如果是想要自住的話不論是新屋還是中古屋,我的想法是可以把自己目前的條件列出來再做決定,以我自己的經驗是(最近才剛買下人生的第一間房子)找出自己想要居住的地方,再看薪資每個月扣掉房貸管理費水電費生活費家用以及備存與稅金和保險跟固定支出後(以版大來看還需扣掉小孩的教養費)是否仍然不為負數的話就可以買了,畢竟買了一個家之後代表著自己有一個可以回去遮風避雨的地方,那個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再也不會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心裡也會踏實的很多,而且說老實話其實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到未來5年甚至10年以後的事情,與其去期待房價下跌或上漲,倒不如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尋找適合自己的房子安定下來後再努力的去打拼
買房心中的歸屬感遠大於一切...但亦要量力而為啦!否則銀行應該是真的不會像房東那麼好講話的
tonywong92 wrote:
我不介意網友取笑和質...(恕刪)


感謝大大誠心分享,我是真的想跟您討教的!!

雖然有些許自備款,但是我對於自己若要背高房貸很沒有信心!
很怕自己日後無力償還,所以很佩服大大的勇氣!

目前我看的地方算都是台北市的外移城市,地段應該不算好,但還算大台北主要都市!
我看房是以屋況及格局為主,以自住為導向,若暫時沒住可能也會出租為考慮!

說真的,只是我看屋還真的沒法配合中古屋主的開價,我心中估算的價格可能都是幾年前或幾年後的行情!
畢竟現在新屋的行情就在那裡丫,只是買新屋可能真的會卡死自己!
所以我也不知道是我太不知行情,還是屋主們期盼太高!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