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若是買了房,過一年房價打對折,有何應對措施? 打對折是有點離譜,打7折能?

人造鑽石技術已經發明很久了
現在連骨灰都可以做成人造鑽石了(還可挑色)...
我中部這邊依據麵攤老闆的描述.......

80-82年買進為1000萬上下.....

到他賣出約1150(麵店老闆自述)..101年左右(他說套了20年)

92年我家買進約400-500....(相隔100公尺左右)

10年掉500萬上下...

每年約平均50萬上下幅度下挫....

未來是否依據此規則....我不知道..留待客觀們解讀

77-78年很樂觀的情況底下是否能察覺80左右是頭

104的現在是頭嗎....

搏杯
這是從聯合報歷史資料庫看到的房價新聞,從77、78年間開始到81年間,新聞資料很多,無法詳細列舉,僅列出摘要供大家參考。

整體來說,房價約在79年產生變化開始明顯下跌,但並沒有崩跌,80、81年以後,也是逐步緩跌,但偶而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來測試買氣拉抬房價,買賣雙方就是不斷的拉鋸。

有趣的是,在民國77年,國民所得不高的情況下,竟然1坪也賣到40萬元,記得95年左右,在本波房地產沒起漲前,臺北市地區有許多預售案1坪開價還不到40萬元。

房價其實也是商品,會漲也會跌,沒有只會漲的神話,至於在漲跌之間,就看個人的能力,在適當的時間進入買房就好。


(文章太長且為避免違規,修剪一下,請見諒)
*************************************

**當時投資客與建商也是台北房價炒完以後,南下炒房。

77年5月11日的聯合晚報1版報導:

台北客南下炒地皮 高雄及台中也都有屢創新高的建案推出

*************************************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

台北縣的房價也屢創新高。

77年9月15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大台北地區的房市上演撐竿跳﹗利多消息一波波 永和地區的房價也屢攀高峰

*************************************

當時許多人也被逼的去外地買房。

77年9月17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不論台北市區﹑中永和地區﹑內湖等地﹐房價均居高不下﹐中產階級購屋只有往南或更偏遠的地方了﹗

*************************************

78年4月7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房價打不死!買氣嚇不退﹗大台北地區十餘預售個案調高售價﹐照樣好賣

*************************************

到處都創新高啊。

78年5月7日經濟日報12版報導:

台北市南區房價創新天價 一樓店面每坪128萬元

*************************************

78年仍預估79年房價會繼續上漲。

78年12月1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79年房價上漲成份仍居多

*************************************

79年1月12日經濟日報報導:

大台北地區房價一年漲一倍,近三年來,北投區漲幅達五倍,大安區平均每坪單價47萬

*************************************

79年後房價開始反轉。

79年5月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湧現低於市價3成行情


*************************************

79年5月7日聯合報5版報導:

五年來單月交易量最低紀錄 大台北預售屋上月只賣出100間

原因是賣主仍迷戀高價位時代 ,拚命開高,「有行無市」

*************************************

79年8月2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上半年大台北房價明顯下滑 預售屋每坪降至廿六萬元以下

*************************************

79年11月2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平均跌幅16% 大台北房市慘!三峽淡水掉4成,但前年(指77年)進場投資客,長期抱著還是贏

*************************************


80年時,淡水已經在炒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議題了。

80年3月1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市 跌幅達三成,未來要看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興建計畫

*************************************

房價雖有下跌,但建商還是會不斷推出高價房來測試買氣的底線。

80年4月3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價見風轉舵又漲了 部分業者嚐了甜頭抬高售價 高房價的‘不合理’情況再現

*************************************

80年8月8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子在前幾年極盛時期曾經飆到1坪30萬元 現在預售價格只有15萬元

*************************************

三不五十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

80年12月3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台北房價又上漲 台北縣預售屋已找不到5百萬以下的房子 台北市也出現45萬一坪高價位預售案

*************************************

81年2月9日聯合報13版報導: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推出每坪五十萬 一戶四千萬的高價屋 買主不知在哪?

*************************************

81年5月12日經濟日報19版報導:

因政策面打壓及房屋供給量過大 預售屋滯銷 建商將過寒冬並退場觀望


*************************************

81年5月13日聯合報11版報導:

利空一波波 房市慘淡淡 銷售率探底

原因是政府抑制房價措施不斷 行情已呈疲軟 央行調高重貼現率後 再雪上加霜
—————————————————

103年推出的預售案,普遍賣不到3成、、、
大部分的台灣人 小弟指的是自住客
面對房價下跌 會持續繳房貸
不會像歐美地區的人
面對房價下跌 就直接丟給銀行收拾

台灣人9成9買漲不買跌無論房或股期
有財力有經驗的置產客逢低買進很正常也不怕短期漲跌
至於投資客是要短期獲利跌時要轉賣願意接手的少週轉慢風險高
自住客最可悲跌時不敢買漲時買不起狠下心買了20-30年收入需要穩定
貸款扛太多的要犧牲生活品質甚至不敢養育下一代

看來還是像新加坡那種假民主真專制的國家最適合華人

dell wrote:
請各位大大解惑問題:...(恕刪)


打對折當然再另外再買一間那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