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略談德國房市之跪求不要再轉崇洋文啦!(已補充)

沒有人說德國薪資上漲速度高過房價上漲速度喔~~

台灣媒體這麼說,
我在德國看到的是另一個說法.

信不信由你,在德國,要有房,主要還是要靠爸

我的文章前段就是房價問題
德國房價低一開始就是假象,
況且,這幾年一堆資金流入柏林炒房
這幾年,真的是飆漲
呵呵呵
您口中的小鄉鎮,
其實大多是各級省會
照德國人的說法,這個叫大都市.
最好的例子就是司徒加
人口不過六十萬,
卻是賓士與保時捷的總部所在.
這類型的城市高很正常.
呵呵呵
freud0718 wrote:
沒有人說德國薪資上漲速度高過房價上漲速度喔~~

德國房價低一開始就是假象,
況且,這幾年一堆資金流入柏林炒房
這幾年,真的是飆漲


據統計,金融危機之前,德國物價水平平均每年漲幅2%,而名義房價每年僅上漲1%,也就是說扣除掉物價因素,德國的房價實際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縮水。在1977年之後的30年中,德國的平均房價僅上漲了60%,而同期個人名義收入額已經增長了三倍。


除非這段文字是假的,否則....德國人薪資上漲的幅度就是高過於房價上漲的速度

另外先前也提到了
我根本不關心德國的房價是高是低
另外
我相信台灣有人買房也是靠爸
但也有自己買的

我也不相信
德國年輕人買房,也全部都是只能靠爸



我只關心

怎麼不見文章討論台灣沒有獨立地產評估師制度?
怎麼不見文章討論台灣買賣房地產無須交易稅


還有
....試問....
不合理的租屋現象,與德國的平抑房價政策 有關連性嗎?

還不就是德國年輕人覺得 租屋 不如 買屋 而已
跟屋價本身根本毫無關聯



------
進一步來說
影響房價的高低 除了市場供需外,人為是否介入炒作也是關鍵
今天你的文章僅只有探討 市場供需的部分
對於 人為炒作 則忽略不提

問題來了
你文章中提到的 "先前媒體的文章" 絕大多數著眼的 莫過還是 抑制人為炒作的部分
不幸的是
你的文章因為忽略的 人為炒作 的因素
導致相關內容很容易被連結為
關於德國抑制炒房的文章(制度)是媒體操弄出來的,是錯誤的!!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
你引用的文章或許數據不是假的
但算法問題很大,而且完全不符合現況.

我不貼參考文獻
是因為我懶,
要知道,打筆戰是沒稿費的....
呵呵呵
說的好

法治國家是不講情面的

違法,重罰
冷冰冰的

不是喜歡人情味的人能適應的

freud0718 wrote: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你...

我不貼參考文獻
是因為我懶,
要知道,打筆戰是沒稿費的....


倒也沒關係
畢竟我關心的是

怎麼不見文章討論台灣沒有獨立地產評估師制度?
怎麼不見文章討論台灣買賣房地產無須交易稅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感覺跟美國蠻像的...
之前在紐約找房子也是麻煩一堆
後來開公司幫員工找宿舍,由於剛開的時候沒有什麼條件
幾乎沒什麼人願意租
只好去 China Town 附近

Ramsa wrote:
怎麼不見文章討論台灣沒有獨立地產評估師制度?
怎麼不見文章討論台灣買賣房地產無須交易稅
...(恕刪)


因為你還沒開版。
很簡單,因為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德國,不是台灣.

台北的房價過高,問題在資源過度集中
解決的方法很容易

把中研院等學術研究機構移到台中,把台銀等重要政府部會移到高雄(舉個例子)
真正的平衡南北

不過,這大概引起台北革命吧....
呵呵呵
Ramsa wrote:
在1977年之後的30年中,德國的平均房價僅上漲了60%,而同期個人名義收入額已經增長了三倍。


就說了老是那兩篇老文在轉來轉去,現在這個統計到2007、7年前的東西果然又出現了...

講老實話,七年前我買房的話,現在我根本不會想我為什麼不是在德國啊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