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為什麼新莊副都心晚上黑鴉鴉一片呢

副都心真的是黑壓壓,不過他大多今年交屋,頭前交屋比較久,住的人多不少了。這是一個多月前照的,入住的大於點燈可以看到的部份。

lulalla wrote:
1.現在新莊太貴了,所以沒辦法。
如果是論人口擴散或外地移入的動力,
新莊都是遠勝三峽的。
新莊本身就有40萬人,
又是舊台北縣平均年齡最低、戶量最高的縣轄市,
論自然產生的新成家需求的話,
是遠勝過三重永和這種老市區的,
永和的人口結構根本跟台北市舊市區差不多了。
所以,等副都心與頭前崩盤吧,
跌到2字頭的話就可以住滿滿了。






calvinshiu wrote:
副都心真的是黑壓壓,不過他大多今年交屋,頭前交屋比較久,住的人多不少了。這是一個多月前照的,入住的大於點燈可以看到的部份。

你照的比較有人住的大樓,都是首席系列說。
因為興富發最早蓋,賣得比其他建商相對便宜一些,實際上的自住客也多一些。
不會啊,有鄉林淳風、美學CEO、冠德鼎苑,五個有三個不是,入住率高的都是近新北站的居多。
lulalla wrote:
你照的比較有人住的大...(恕刪)

lulalla wrote:
你照的比較有人住的大...(恕刪)
還有全坤國際館、美麗春城兩個。而且這些案子,也非都30萬以下。

lulalla wrote:
你照的比較有人住的大樓,都是首席系列說。
因為興富發最早蓋,賣得比其他建商相對便宜一些,實際上的自住客也多一些。


我照的兩個首席系列的社區,那個曲面造型的是面公園的美樹首席,當初可不是30萬以下的建案,Lulala大可能要看清楚。
lulalla wrote:
你照的比較有人住的大...(恕刪)
不過,入住率最高的,感覺是興富發藝術首席說,
比公園首席的亮燈率更高。
這個家一方當初記得也要44、45萬上下,我看入住率也很不錯。

lulalla wrote:
不過,入住率最高的,...(恕刪)

不知小弟是否有解答板主的疑問呢?照片看起來,好幾個社區都不只一成了,哪來的一成不到?
Akicha wrote:
小弟近來晚上經過新莊副都心
望眼一看
中央路那一帶新蓋好的大廈幾乎無人居住
中原東路那邊還好,入住率大約一成不到
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呢
人口激增是漲起來以後的事了.
不是早賣的案子當初低價,自住就是以那價位入住.
因為當年太荒涼沒建設成果,生活機能連便利商店都沒有,投資客較敢買,
後面很多進駐自住的,是後來和投資客換手以後的價錢,其實也不便宜了.
營建署「103年第一季全國住宅資訊統計報表」摘錄資料如下:
① 普通家戶數(共同生活戶也就是一戶自有宅) 7759753(宅)
② 戶籍數(戶政機關設籍戶)8300560(戶)
③ 建物存量總數 9080484(宅)
④ 房屋稅籍住宅數數量(自有宅總數)8159784(宅)
⑤ 住宅自有率(自有住宅自己用)85.77%(101年)
⑥ 供不住在一起的直系親屬居住(自有住宅親屬用)3.43%


換句話說
①住宅總量中百分之八十九為自有住宅
②住宅總量中百分之八十四為「一戶自有住宅」
③ 住宅總量中百分之五為「二戶以上自有住宅」
④ 住宅總量中百分之十點一四為「空屋」(約為一百萬戶)


加上少子化,需求方面其實只會越來越少,畢竟有房的人已經很多了
子女還可以靠繼承取得

而新建案又一直蓋,也規劃一堆重劃區
價錢開高高,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沒有自有住宅的家庭,算是經濟上的弱勢了,要他們買高高的房價,因該難度很高
而有自有住宅的家庭,換屋需求,依照現在的房價,也不一定有辦法承擔
畢竟這些家庭大多數很久以前就有的

比如十年前台北市大安區的房價每坪約20幾萬,現在台北市的均價50幾萬
一樣三十坪的空間,以前只要花六七百萬,扣掉三成頭期款一個月只要繳三萬左右
現在三十坪的空間,要花一千八百萬左右,扣掉三成頭期款一個月要繳6萬五左右,整個負擔是不同的
老一輩的通常在房價便宜時候就買房了,新一代的年輕人待遇並沒有比以前好,壓力比以前大
老房子裝潢一下就會變舒適,靠繼承就能少很大的支出,生活品質也更好

比如我的家庭,父母本身就兩間房,而祖父母還有些廠房、透天再租人,也還有一些捷運站附近的土地可以跟建商合建,根本不會想再買房子,以後房地產實價課稅,第二間以上房子稅負重,租金嘎不過來應該還會想出脫這些多於一間以上的房子


在我的觀察中,現在的少子化,還有老一輩的房地產自有率太高以及現在猛蓋一堆新大樓提高更多供給
而售價也是一般民眾負擔不起的時候,這些都是不利房地產的因素

不只新莊副都心如此,去看看一堆重劃區的建案,大多是如此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