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你說買房不買房 . 很多人說不用買


shadowjon wrote:
投資客這1~2年買的...(恕刪)


其中一各比較熟
是出不掉喔 他有遷戶籍 資本小只有一戶
自己是跟長輩住
( 很想賣掉以後才有資本 繼續炒房 不知道夢會成真還是會醒)
另一各不熟 不確定
不過 口氣聽起來 像是等買家
車子再新,兩年後也不新,而且10年後都折到沒價值了
出國玩,說真的,再過一陣子也都不一樣,而且上年紀後,出國都是爽到老婆及孩子
唸貴族學校,你受的了高級屁小孩及同儕高級父母

買房不一定是對
但人生努力的二三十年中,難到都沒有買房的時機嗎?

手上要有買房的準備及觀察,處處是時機,時機來了敢下手,才是關鍵
cll2005 wrote:
我背房貸買房 是因為想給老婆一個安全感
背了房貸 生活習慣都改了 不再去吃昂貴餐廳 也不再常常出國旅遊 買東西會看價錢 月底常常是月光族
我背房貸6年了 生活是很辛苦 但是 有個屬於自己的窩 而且不知不覺中 房子已經漲一倍了
我年紀不小 不知道還能背多久 順其自然 能付就付 不能付就賣了換房 反正賣了也能拿回1300多萬
要是你問我 要是時光倒流 我會不會買房 然後當個月光族
答案是肯定的 我會
因為要是我沒買房 我到現在也是存不到錢 我還是會出國 還是會有很多奢侈的習慣




辛苦了..
有得必有失..這就是人生..
你和你老婆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一棟房..
但無形之中也損失了某些東西..
這就是人的決擇..
沒有一定的好與壞..
我與你相反..
5年前我選擇了把買房的頭期款投入了創業..
前2-3年辛苦的努力把基礎架設好..
一樣把生活習慣也改了..也不去吃昂貴的餐廳..不敢出國花錢..
精算成本和開發市場..
2-3年過去基礎建立好了..請來管理的人也穩定了..
自己卻可自由的選擇要工作或不工作..還有10-20萬的月收入..
也有多餘的錢和時間陪老婆出國吃大餐或要再努力再創造另一個事業..
不知不覺也存下了4-500百萬.."說到也是慚愧比你買房賺的少"..
要是你問我 要是時光倒流 我會不會買房 然後當個有房族..
答案是肯定的 我不會..
因為要是我買房..
我和我老婆就得過跟我父母一樣為了一棟房子省吃簡內的日子..
要是我買房到現在還得被老闆罵..也不敢出國..也不敢吃大餐..
也不能多出時間陪小孩.. 也不能不斷的實現自己的夢或幫家人圓夢..
雖然我一直還得住在父母的家中..
不過我覺得我的人生充活無限可能是為我自己和家人而活不是為了一棟房子而活..
租金漲?

我在01上看過一句名言
M型社會 有錢人決定房價 沒錢人決定房租
你覺得房租會全面上漲? 當然行啊
就看看漲了有沒有人租囉
你可以漲租金 房客也可以選擇到更遠的地方租房

十年之間房價漲了兩倍 租金有漲兩倍嗎


Auroras777 wrote:
租金漲?我在01上看...(恕刪)


沒錢的人決定的是房租的"總價"
大房東-政府的稅率政策決定了同樣房租可以租到的坪數
原本5000租5坪, 變成3坪就5000
租金不變

再漲就變成一個人租不起3坪就上下舖一次租兩個人
租金還是5000, 一樣不變


adin2u wrote:
把十年前的購屋環境套到現在?
差別在十年前你工作幾年了?
現在年輕人買不起房是不努力?
十年前這些買不起房的不是在當兵就是學生。
十年前薪水跟現在比?房價跟現在比?
十幾年沒出過國?勝武哥說提升競爭力要多出國進修…
沒有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想,只會酸沒買房的人,有間房子很了不起嗎?
一輩子當房奴,將來也是留給子孫的。
說不定到老還不是被子孫送去養老院...(恕刪)


我前面有提過
南港汐止蘆洲新莊現在漲翻天的房子十年前也是沒人要
當時捷運通車的沒幾條,就算有通的線很多也是部份通車而已
鐵路地下化也只到松山
對於像我這種從小台北市長大的六年級這一輩來說
比較有都市規劃及交通建設的地區大概就是板橋到松山這段
汐止新莊有夠遠了
也沒什麼地緣性,沒事也不想去買那裡的房子
十年前年紀小見識不多,所以我的刻板印象就是:
南港=火車很吵的工業區,汐止=土石流及淹水,新莊=沼澤地,蘆洲=鐵皮屋
陸續的同學朋友們開始購屋
一直到現在
買北市的很少,或許六年級前段班的比較有機會
我們後段班的大部份也都是買汐止蘆洲新莊這種程度的房子而已
交通不便要花很長時間通勤
且在老台北人眼中,尤其是住家裡沒經歷過看房買房的同學眼中
我們沒事搬到那麼遠簡直是沒事找事做
而且我家是重劃區,當時旁邊都是草,晚上一整個黑黑的
找台北市長大的朋友來還真覺得不好意思

我房子也才買八年而已
剛開始也的確覺得要背房貸很辛苦,幾乎是月光族
這些年大家也是這樣撐過來了
且慢慢的薪水會增加
現在倒覺得沒什麼負擔
每年也都出國
比較會存錢的,理財比較保守的朋友甚至房貸都結清了
一個早我一年買在我家旁邊的朋友去年房子賣了,漲了2.5倍
又跑去更便宜的兩個不同地區各買了一間
我認為漲價理所當然
現在兩條捷運要通車的地方(第三條在蓋了),便利商店每隔30公尺開一間的地方
價錢怎麼可能會跟當初只有雜草跟水塘還沒路燈的時期一樣

房價會跌嗎,我認為都會區機會不大
至少在我家這區
未來應該不可能再用那種雜草水塘蚊子價去買到三捷運的房子

我不覺得現在年輕人不努力
雖然我們六年級的買房子是有比現在早了幾年,但是上班族的薪水一樣不容易買進台北市
那是四五年級生的世界
不過現在新北鄰近北市這幾區也都發展的很不錯
應該可以算是六年級的人從雜草水塘蚊子比鄰開始撐起來的吧(至少我家社區住戶全都是四十歲左右的夫妻,我還算年紀小的)
七年級也應該會有買的起的地區
那些地區就由七年級的自已去撐
願不願意買而已
而且隨著工作年資薪水會增加
不會一輩子當屋奴這麼誇張

我常聽到 要買就快 不然以後更貴 這種話
我覺得買房 你有能力 就去買
沒能力 就存錢等待時機
畢竟未來20年會如何 誰都無法保證
至少 要讓自己想吃甚麼就吃
想去旅行 就去
不要哪天自己老了 回憶全是房貸



那一代有那一代的時空背景,可能是十幾年前買房的,賣掉車30萬,東湊西湊付了頭期款,
十幾年過去了,房價漲了三四倍,台北可能更多吧,物價漲了兩倍,薪水沒有成長,
事實上大部分的人是負成長,您覺得如果你晚生十幾年,你還湊的出來頭期款嗎?
頭期款也隨房價成長三四倍了,這才是問題所在。

房價被政府硬捧上去,民眾沒錢,政府低利補助,其實錢都流到建商,
十五年二十年還不起,沒關係,政府讓你貸35年,你兒子可以繼續還,下一步的德政呢?
薪資不成長,還撐的下去嗎?買得起的都買了,有的還買兩三間,大部分買不起的能突然買得起嗎?

為什麼說大部分的人薪資是負成長呢? 這十幾年前每個人的薪資比較平等,在十幾年間科技業的興起,科技業的薪資是傳產的1.5倍或更多,但人民薪資卻沒有增加,可見一般人的薪資是衰退的。

我家在台南,父母的薪資從來沒有超過2.5萬,沒有家裡的幫助下買了1百多到200萬的透天,
最近家裡附近相同條件的老房子,惜售650萬,我老爸當初買的還是新房。

換句話說,我的薪資也要成長3.25倍,也就是大約8萬,才能買下這30年的老房子,
這不諷刺嗎?不合理的東西買得起我也不買,我不去賺房價差,改天房價跌也沒有我的事。

台灣的房奴程度還不高嗎?看看統計數字還不知道嗎?也許日本領先台灣五年、十年,
洋洋得意自己辛苦買房,辛苦十年後會不會步上日本的後塵,房地產沒落與泡沫,
台灣的老齡化與少子化是比日本還嚴重的,唯一比較正面的是台灣政府會比日本政府更努力幫助建商,
日本現在的房子修也修不起,賣也賣不掉,到時候期待土豪或菲律賓人來台灣買房好了,
就像我們現在去日本買房一樣。

只要你心理不被傳統價值觀綁住,沒買房子沒什麼大不了的,租房子就不能請朋友來家裡玩嗎?
我在新竹租房的時候常常請同事來玩,喝酒聊天一起煮晚餐,不吵到鄰居有什麼好羞愧的??? 哈哈
10年前辛苦買房的,3年前辛苦買房的,時光倒退會不會買房?當然會,房價漲一倍多,
把內褲當了也要買房,如果你當時買房,房價都沒漲,甚至跌了20%,你還會覺得我的辛苦與犧牲好值得嗎?

現在買房的三四年後還會在漲一倍嗎?政府也缺錢要加稅,所得16年沒增加,
台灣人還能支撐房價上漲嗎?如果三四年後房價也肯定漲,我馬上去當內褲。


cll2005 wrote:
我背房貸買房 是因為想給老婆一個安全感
背了房貸 生活習慣都改了 不再去吃昂貴餐廳 也不再常常出國旅遊 買東西會看價錢 月底常常是月光族
我背房貸6年了 生活是很辛苦 但是 有個屬於自己的窩 而且不知不覺中 房子已經漲一倍了
我年紀不小 不知道還能背多久 順其自然 能付就付 不能付就賣了換房 反正賣了也能拿回1300多萬
要是你問我 要是時光倒流 我會不會買房 然後當個月光族
答案是肯定的 我會
因為要是我沒買房 我到現在也是存不到錢 我還是會出國 還是會有很多奢侈的習慣
太含蓄了,對岸房價正在往下修正,連任大炮也擋不往,趨勢這洪流誰也無耐何,全球化的結果,台灣一定被捲入的。
您太含蓄了,對岸幾年前都用過了現在是
*男不買房,就是耍流氓*勸房
⋯*董藩:楼市仍然是“日不落” 男的不买房等于耍流氓*
http://xw.qq.com/house/20140915014068/HOS2014091501406802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