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北市房價要降好難

要跌早晚的 因為真正需要的人 會越來越少 願意當最後一隻的 也會越來越少 台北市的房價 對一個剛起步的人來說 更本遙不可及 10年前在信義區家人買的 什麼路我忘了 含車位 60坪左右買1800 萬那時還殺了幾十萬 就成交 可惜 隔年因為要外派 所以賣了2100左右吧 現在叫他花5000再買回來 打死不幹 錢麼好賺阿 對不動就幾千幾千

Runawaytrain wrote:
崩盤?在台北市房價已...(恕刪)
是真的花不下去 要真的有錢的 月入幾百萬的可能花的下拉 10.20萬月收 快要變平民了 我朋友是幾家醫院的院長 他就買得下去 我家人月薪超過3500K就買不下去

LOG109 wrote:
是真的花不下去 要...(恕刪)


說真的放眼國際都市,台北市有一流的房價,但只有三流的生活水準和公共建設。有錢人的眼界只在台北市那也太可悲。

有錢還在台北市置產?
kcus10elibom wrote:
說真的放眼國際都市,...(恕刪)
那是真話 我朋友第一次來 我帶她去台北市 她問這是鄉下嗎.....我跟她他說 你不要小看這不起眼的房子 動不動就要一坪上百萬
kcus10elibom wrote:




說真的放眼國際都市,台北市有一流的房價,但只有三流的生活水準和公共建設。有錢人的眼界只在台北市那也太可悲。

有錢還在台北市置產?...(恕刪)


快快快,快點建議大家要去哪兒置一流生活水準的產?
為什麼沒錢沒背景的人總是想看台北市呢???沒錢的人都想擠台北市,那林三淡誰要買?買那邊的人都是吃飽太閒了嗎?如果還沒準備好先從外圍的公寓先著手吧,先求有再求好

lml640707 wrote:
同感
小弟邊際稅率20%
內人邊際稅率30%
也是寧租不買
台北市的房價實在買不下手


依稅率反推,您跟您內人年收合計在406萬~729萬之間,應該算很不錯的收入。台北市的房子應該不是買不起,只是您設定的目標太高了。
台北市?也不過130的歷史⋯
從日治時代開始都市計劃後開始台灣人口南北失調⋯這攏是阿本啊的錯誤⋯
算一算,俺家應該也在台北城至少待100年了喔⋯算老台北了吧?
台北房價難跌?我至少也看過三次咧?
民國八十年左右,股崩⋯跌了⋯
沙士期間,和平院區附近最少腰斬⋯
經融危機,還是跌了⋯
這五、六年間,連老一輩的都說太扯⋯
翻了幾翻⋯
跌⋯我也在等啊⋯
早年說的七、八年一個循環⋯不準了
JOE640805 wrote:
台北市?也不過130的歷史⋯
從日治時代開始都市計劃後開始台灣人口南北失調⋯這攏是阿本啊的錯誤⋯
算一算,俺家應該也在台北城至少待100年了喔⋯算老台北了吧?
台北房價難跌?我至少也看過三次咧?
民國八十年左右,股崩⋯跌了⋯
沙士期間,和平院區附近最少腰斬⋯
經融危機,還是跌了⋯
這五、六年間,連老一輩的都說太扯⋯
翻了幾翻⋯
跌⋯我也在等啊⋯
早年說的七、八年一個循環⋯不準了...(恕刪)


握手!我也在等台北市跌呀!
gogogo4829 wrote:
...別逗了 這種說法 跟91年日本東京 跟07年美國那些大都市有啥不同?
當年日本跟美國人大都市 比台北更繁榮多了 也一堆人往大都市擠 有錢人也更多更有錢吧?
當時還有一堆日本人迷信土地房屋不會跌咧 最後結局有不一樣嗎?
有錢人是只會傻傻把錢放入房地產等升值 還是情勢不對就到處轉移陣地?
反觀台灣台北就是只漲不跌回不去 怎得來這結論 台灣不一樣???
再說 現在台灣台北世界第一價租比所得比 以及普遍人口紅利惡化情形 還比他們當年更慘吧
我是很能體會部份人靠房地產維生的 都不希望看到台北市開始起跌啦
畢竟只要屋頂的房價開始下去 其他地方被拉抬過的房價也是全面下跌
最後就是台灣房市諸神黃昏 大泡沫都是這種模式再走
但能不能用更有說服力的論點來支撐台北市房價??
每次看到啥台北市有錢人好多啥的@#$%# 所以不會跌
看著台北市不低的空屋率(7%以上在全球首都來說不算輕了 更何況還是用比較嚴格的60度電來看)
還有那可笑的房價所得租金比 對比這五年台北市人口跟戶籍成長方式
就知道現在到底是投資需求多搞的 還是真實剛性需求創造出的高房價
這種台灣台北不一樣的說法 到底是多有可信度咧....真是



非常認同此觀點

台北有錢人好多所以房價不會跌?

那美、日有錢人比台北少、口袋也比較淺就對了?

有可能有這種事嗎?日本人平均收入至少是台灣人的三倍

所以有錢人肯定比台灣多的多,口袋當然也更深


不過發這種業配文的發文者面對這種反問通常也是直接跳過

因為根本就不可能答得出來

每每看到有人發表一些謬論然後說房價不會跌就覺得很可笑

這些謬論有


政府官員都持有房地產,政策會搞利多所以不會跌

有錢人放著不賣就好所以不會跌

有錢人會一直掃貨

建商又不是傻子會賠錢賣嗎?

投資客又不是傻子會賠錢賣嗎?

........................


但美、日情況會不一樣嗎?房價還不是跌了....


臺灣房價已經跟剛性需求無關

早就只是金錢遊戲了

就跟鬱金香狂熱一樣

泡泡遲早都要破的,差別只是怎麼消,是直接爆炸或慢慢消下去

想趁最後撈一筆的人,小心接到大炸彈....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