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z103 wrote:
事實上我是從事房地產相關行業。
在第一線接觸市場的察覺的實情是,最近的市場的冷清,的確讓議價空間加大,而且我預估這一波的「議價空間」會持續到2016的總統大選後才會翻轉。
房市的問題是在於以下幾個:
1.能夠買得起精華區的客層,基本上不缺錢,央行的限貸5成規定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他們的貸款是拿來抵稅用,不是真的有資金需求。
2.短期之內的升息幅度有限,即使一直在傳言央行會升高利息,但是會多少?現在房貸利率2%升息後也不會破4%,大家都在吵的10年前房市崩盤,那時升息的利率是15%,在現在經濟與市場環境下,利息升為15%,有幾間銀行幾間公司撐得住?升息影響的不會是只有房地產本身而已,影響的會是整個經濟體系,連同進出口、消費,甚至到就業,你我都很難說不會受到影響波及。
3.蛋殼區或是蛋殼區外的區域,之所以會有人買,除了大部分是因為這波多頭走勢逼得想買房子不得不去那買,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房地產長期是上漲的,所以大家敢買。你可能好奇那些現在狗比人還多的區域,卻有一堆建商搶進推案,到底要賣給誰?事實上是如果已經發展起來的區域,還需要「投資」嗎?買台北市中心等增值等保值的我聽過,是要拿來「投資」的我沒聽過。
4.蛋殼區或是蛋殼區外的區域,建商依舊持續推案,但是你有看到很多建案都大打著「工程期0付款」,因為政府打房政策,使得投資客幾乎無處可去。這些「工程期0付款」,就是打給投資客也同時打給自住客看的,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如果只是自住,房價跌或不跌哪裡有影響?越是會去買蛋殼區或是蛋殼區以外的客戶,才越怕房價下跌,因為這群購屋族群資本都不多,都需要貸款,可能7成可能8成,幾乎都是把可貸款成數貸滿,當房價下跌時,他們就更害怕自己已經付的錢會不會因為市場下跌被吃掉,可承擔風險小。所以,建商抓到消費者這樣的心態,打出輕鬆的付款條件,事實是「價格撐住,依 舊 熱 銷」。
5.只要有購屋需求房價就會撐住,除非你今天說「房價開始下跌,我不要買了」。那我絕對贊成大家說的房市會崩盤。或許你又會說,又不是只有一間房子可以買,但是自由市場就是這樣,如果是你自己的房子,當有一個以上的人跟你出價要買的時候,你會不會賣給價高的人?所以房價就是這樣被撐住的。
6.以全球經濟面來看,美國QE開始縮減,或是一直傳言會縮手,我想可能很多人都這樣天真的以為。事實上不可能縮手,因為QE的量化寬鬆就是印鈔票,就是發公債。讓全球各國來跟美國買那個債劵籌碼,變成自己國家的外匯存底,他跟全世界借錢,有一天他會把公債收回來,把錢還完嗎?不會,因為收回來美國就倒了。所以熱錢在世界各地跑,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房地產會節節高升,翻倍成長。因為錢到最後要往實體的地方去,舉凡房地產、黃金、寶石,不然錢根本不值錢,把錢放著不動,通膨都會把錢吃掉。
這些是我的小小觀點,歡迎交換看法。
從事房地產的我,對於近年的房價也感到不可思議。房子我也不是每一間都買得起。
但是人都有住的需求,評估自己的能力,有需要買房子,就買一間自己負擔得起得房子。
那就是好房子。



可否請教一個問題,新聞說李嘉誠已把他手頭上的房地產都賣了,也就是至少看壞中、港的房地產,既然眼光之神都看衰房地產,那接手李嘉誠房地產的人不就是笨蛋嗎(李嘉誠又沒大賤賣),您覺得未來幾年中、港的房地產真的會大跌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