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rence tsai wrote:
社會住宅應以長期、平...(恕刪)
觀點不同,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以房東而言,進貨成本高了,但因薪資不高無法提高租金,所以認為房租沒漲
以薪資結構而言,支出房租的比例越來越高,所以認為房租提高了
回過頭來,您認為社會上,是勞工家庭比較多?還是靠資產過活的房東比較多?
有工作能力的住戶早就可以在台北市租到他們想要的房子了,有必要搬到社會住宅?
社會住宅的合理租金絕對不是8坪3000元,簡單算給你看:
建築成本80萬就算辦得到,但是政府要舉債才能做,
以政府借貸成本2%計算,
20年回收建築成本,每月就要4046元,
還沒有計算管理成本的問題,
以及少收的房屋稅地價稅這些機會成本。
用你想的23年,每月每8坪也要3619元。
換算每坪租金,在450~500元左右,
這不就是台北市租屋市場上常見的租金水準嗎?
更何況你想蓋在郊區新市鎮,當地租金水準說不定低於此數。
所以說:
一、原po主張的政策,其實並無改善中下階層有工作能力住戶的財政,因為花費是差不多的。
二、新市鎮開發與市中心老公寓更新,沒有必然的關係。
三、每8坪3000元不但沒帶來稅收,反而是賠利息,賠地價稅、賠管理費。
要增加稅收,至少要每8坪在5000元以上的租金才合理,
管理費、地價稅、房屋稅這樣加一加說不定還不夠。
還有最大的缺點:人性本惡
出租國宅在台灣,最後的下場都是住戶串聯壓迫政府,賤售土地給住戶。
正義國宅、整理住宅等等,案例看都看不完。
lulalla wrote:
原po說的社會住宅供...(恕刪)
一、建築成本只是舉個例,倒沒有特定地點,若要符合全台租屋標準,那我一定被打臉。

二、您提的:「換算每坪租金,在450~500元左右,這不就是台北市租屋市場上常見的租金水準嗎?」
我沒記錯的話,現在已是2014年…

三、您提的:「每8坪3000元不但沒帶來稅收,反而是賠利息,賠地價稅…」
那收不到錢,是不是更賠?

四、您提的:「還有最大的缺點:人性本惡出租國宅在台灣,最後的下場都是住戶串聯壓迫政府,賤售土地給住戶。正義國宅、整理住宅等等,案例看都看不完。」
認同,所以說弱勢選票集合在一起就是這下場。
但是若只是給一般的人使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因為政客若討好「現租居民」,必定得罪正在申請排隊的民眾(更多)
因此,大家只好乖乖排隊,等人退租。
lawrence tsai wrote:
二、您提的:「換算每坪租金,在450~500元左右,這不就是台北市租屋市場上常見的租金水準嗎?」
我沒記錯的話,現在已是2014年…
現在在台北市,一堆老公寓房租都是這個價,大樓也未必租不到。
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2690843.html
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2683980.html
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2673645.html
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2644916.html
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2655796.html
仔細找一大堆好嘛....
lawrence tsai wrote:
三、您提的:「每8坪3000元不但沒帶來稅收,反而是賠利息,賠地價稅…」
那收不到錢,是不是更賠?
蓋房子要另外編列預算喔,請問建築費用是不是有利息成本?
還有,公有非公用土地是要繳地價稅的。
lawrence tsai wrote:
認同,所以說弱勢選票集合在一起就是這下場。
但是若只是給一般的人使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因為政客若討好「現租居民」,必定得罪正在申請排隊的民眾(更多)
因此,大家只好乖乖排隊,等人退租。
別的不講,影劇五村22號地那一個是弱勢?
正義國宅那一個是弱勢?
一般的人只有更壞,不會比弱勢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