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桃園縣長劉邦友 將桃園火車站前 輻射馬路 刨除送回核研所
現在縣長 吳伯雄的兒子 吳志揚應要派專家檢測 讓民眾安心
輻射走調地圖:清大超標居冠
http://history.n.yam.com/lihpao/arts/20140129/20140129083029.html
吳志揚縣長至核研所 視察 核廢料
http://www.tycg.gov.tw/ch/home.jsp?id=9&parentpath=0,1&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404240001&aplistdn=ou=news,ou=chinese,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漂洋過海核污染
2014/03/10
毒物科醫師林杰樑生前曾撰文提醒,鍶90對人體的傷害,比銫更嚴重,因為鍶90在人體中半衰期長達30年,被人體吸收之後會累積在骨骼或骨髓中,增加白血病與骨癌的風險。
張岱屏 陳忠峰 / 採訪報導
福島核災至今三年,污染無法控制,人工核種持續外洩。台灣是日本第三大出口國,根據統計,每10公斤食品就有0.8公斤來自日本,政府如何把關食品輻射污染?是否能阻絕人工核種被吃下肚?
福島核災釋放出大量的輻射物質,除了隨著氫爆,往大氣中擴散,人工核種也不斷地釋放到地下水層與海洋。根據日本方面的資料顯示,福島核電廠的核燃料,早已經貫穿反應爐,導致嚴重的地下水污染。
根據東京電力提供的訊息,去年8月,福島冷卻水儲存槽洩漏了300噸輻射污水,主要污染核種是鍶90。今年2月19日,更有100噸高輻射污水外洩,其中鍶90的濃度,高達法定標準的400萬倍,鍶90的污染,也成為日本人關注的問題。
福島核災釋放出大量的輻射物質,除了隨著氫爆,往大氣中擴散,人工核種也不斷地釋放到地下水層與海洋。
毒物科醫師林杰樑生前曾撰文提醒,鍶90對人體的傷害,比銫更嚴重,因為鍶90在人體中半衰期長達30年,被人體吸收之後會累積在骨骼或骨髓中,增加白血病與骨癌的風險。
銫137、碘131都屬於γ核種,但鍶90卻是β核種,目前衛福部每天都會抽檢日本進口的食品,送到輻射偵檢中心與核研所做檢測,但是這些儀器只能測量γ核種,測不出β核種。如果要測量β核種,檢驗時間則長達兩個星期到一個月,實際執行上有困難。
原能會輻射檢測中心人員指出,過去根據車諾比的經驗,雖然測不出β核種,但γ核種可以當作污染指標。旅日作家劉黎兒質疑,福島流出的高輻射污水中,大部分核種都是鍶90,污染性質跟車諾比根本不一樣。
原能會輻射檢測中心人員指出,過去根據車諾比的經驗,雖然測不出β核種,但γ核種可以當作污染指標。
我國的食品輻射安全容許量標準,是在1986年車諾比事件之後制定,至今沒有修改過,其中碘131的上限,是每公斤300貝克、銫是每公斤370貝克,然而對於其他的人工核種,像是鍶90等等,都沒有訂出標準。
2012年6月,衛福部計畫修改食品輻射安全容許標準,增列鍶90、鈽238、239等人工核種,同時將原本銫的上限,放寬到每公斤600貝克,引起環保團體的反對,修正計畫也跟著不了了之。
日本政府在福島核災之後,一度放寬食品的輻射容許量,銫137到每公斤500貝克,但自2012年4月起,又將容許量下修到100貝克。我國的容許量卻仍維持在370貝克,比起日本、韓國都要寬鬆。雖然環保團體不斷呼籲調降容許量,然而衛福部表示,日本進口食品都是比照日本國內標準,目前沒有計畫調降。
目前台灣對於日本福島、群馬、櫟木、茨城、千葉五縣的所有食品禁止進口,但主婦聯盟表示,市面上和網購,還是可以買到這些地方的產品,政府應該要求進口商提出更清楚的產地證明。
日本政府在福島核災之後,一度放寬食品的輻射容許量,銫137到每公斤500貝克,但自2012年4月起,又將容許量下修到100貝克。
經過環保團體爭取,衛福部每天都會將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污染檢測結果,公佈在網站上,從福島核災至今共檢驗49000多件樣品,其中195件驗出有銫137污染,以茶葉的檢出率最高,但是都在法規標準之下。主婦聯盟認為,衛福部應該比照香港,只要有輻射污染就公布廠商名稱。但衛福部堅持,食品輻射値在標準之下,只能公布品項,不公布廠商名稱。
目前台灣對於日本福島、群馬、櫟木、茨城、千葉五縣的所有食品禁止進口,但主婦聯盟表示,市面上和網購,還是可以買到這些地方的產品,政府應該要求進口商提出更清楚的產地證明。另一方面,日本輻射污染範圍其實遠超過這五個縣市,跟鄰近國家相比,中國禁止日本10個縣所有食品進口、韓國禁止16個縣所有的水產品、美國禁止14個縣特定品項,台灣相對來說更寬鬆。
在檢測數量上,目前原能會輻射偵檢中心的檢驗室內,只有12台γ核種的檢測儀,能夠檢驗的數量有限。主婦聯盟前秘書長黃嘉琳認為,政府應該要求進口商,提出食品無輻射污染的証明,而不是耗費本國的人力、物力,來做檢測。
另外,我國秋刀魚等遠洋漁業的漁場,也在日本外海,這些遠洋漁獲又該如何把關?漁業署表示,所有送檢的漁產,輻射污染都合乎標準,但是目前福島污水所排放的β核種鍶90,台灣既沒有標準,也無法即時監測,萬一這些魚類受到鍶90污染,能否檢出將是一大問題。
今年1月,監察院針對日本食品輻射污染疑慮,提出調查報告,建議衛福部應該援引鄰近國家的管制措施,從嚴認定輻射限量,並擴增全面禁止水產品進口縣份,但衛福部至今沒有做出回應。
核災產生的人工核種會因為空氣、洋流以及農漁產品,漂洋過海進到我們的環境、進入我們的食物鏈中,影響我們的時間,長達30年以上。然而食品的輻射檢測資訊,掌握在政府手中,不是任何一個民間團體能力所能及,政府對於食品輻射污染的把關,必須有更積極的作為,才能確保環境與民眾的健康。
【我是中壢人】誇張! 核研所輻射外洩? 龍潭血癌冠全台
2014年04月28日21:00
本訊息由我是中壢人粉絲團提供
台灣綠黨近日踢爆桃園龍潭核研所存放燃料棒等高階核廢料,還多次發生氫爆後,核研所雖極力澄清輻射劑量符合標準值,並不斷強調情況不嚴重,但綠黨調出衛福部癌症統計發現,龍潭的白血病發生率竟是全國冠軍,更是全國的6.3倍。
綠黨成員、我是中壢人團長王浩宇表示,根據衛福部101年資料比較鄉鎮市人口數字,101年龍潭共有281人得到白血病,白血病罹病率是10萬分之244,是全國所有縣市之冠,竟是第二名大溪發生率的3.7倍,更是全國平均值的6.3倍,許多龍潭的孩子年紀輕輕就得到血癌,發生率更是明顯爆表,儼然已是核災受害者,核研所不應再繼續隱匿民眾核災的資訊。
王浩宇透露,核研所不只長期存放高階核廢料,更離譜的是民國99年前還在現場燒熔核廢料,除了日前遭踢爆的6次氫爆之外,燒熔核廢料的焚化爐還發生9次氣爆,恐因此多次發生輻射外洩,很可能就是龍潭人罹癌率暴增的主因。
綠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呂東杰痛批核研所長期隱匿,龍潭、大溪地區白血病飆高明顯跟核研所有關,並呼籲縣長吳志揚應出面處理維護縣民健康,要求核研所提供龍潭居民免費健康檢查,並應表態是否支持立即將核廢料遷出桃園境內。
綠黨表示,核研所所在地,龍潭人的血癌發生率竟然是全國的6.3倍,顯然已經是核災受害者。(翻攝/壹電視)
記者蔡依珍/桃園報導
民進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鄭文燦28日率領所有議員,抗議縣府環保局未嚴格把關,罔顧居民生命安全,並提出要求核廢料退出桃園、縣府要把關、為大溪龍潭居民健檢、核研所要接受監督、追查流向等5點訴求。
鄭文燦說,核研所6次氫爆,廢水直接流入大漢溪流域,影響農田與民生用水,不解為何水源保護區不得從事任何開發行為,卻放任核廢料處理和儲存場落地生根,痛批玩兩面手法,要求縣府立即設置「核安小組」,定期公布檢測輻射結果是否超量,並接受外部獨立公正第三方檢測。
民進黨籍議員陳治文、黃傅淑香、徐景文、梁新武等人質詢時圍剿環保局,對於政府官員也是看報才知有氫爆嚴加撻伐,直指環保局未對核研所附近水質土壤監測追蹤是瀆職,要求環保局不要再推託主管機關是原能會,所在地是桃園縣,相關單位就必須為縣民把關。國民黨籍議員林政賢、謝彰文、李柏坊和無黨籍議員劉邦鉉等人,則呼籲縣府師法核能發電廠或蘭嶼等地施行的保護政策,向原委會及核能所爭取經費為大漢溪兩岸居民執行健康風險評估。
徐玉樹說,大家都害怕輻射外洩,但地方許多鄉親都在核研所上班,也長住龍潭,很願意把核研所當龍潭一分子,縣府應該有所為讓當地住民心安,「不願樂見政治因素把家園當成選舉操作的戰場!」民進黨團最後提出5點訴求,要核廢料無條件退出桃園;水源保護區設置核廢料處理廠違法,縣府未以環評把關嚴重失職;為大溪、龍潭居民進行「健康風險評估」;核研所接受監督、公布真相;追查核廢料流向,包括大漢溪砂石受核廢料或是核廢水汙染的實際狀況。
環保局長陳世偉說,核研所主管機關是原能會,在球員兼裁判下,蒙上神祕面紗,縣長吳志揚裁示針對土壤水質要求原能會公開檢測,相關部會也會共組監督小組,朝資訊公開化目標努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