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 wrote:羊毛出在羊身上...假設建商一戶想賺100萬就算公設30%不算你錢總價還是會加30%反正他就是要賺你100萬有差嗎? 當然有差..我認為本來就應該疊上去.每坪價格就是將總價除以實坪.把真相顯露出來.新北市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新建案每實坪價格早已破百萬.有種賣高價,就別在那遮遮掩掩.
每個地方都有自已約定俗成的習慣, 大樓地下室大公的算法, 台灣的南北就不盡相同,costco買西瓜也是有皮的, 頂好也有鳳梨代削服務, 如果切塊賣價也一定不一樣!公設不計價, 陽台不計價, 只賣室內, 價格一定灌回去,寫文章也只算字數, 畫家賣畫作, 如果連作廢稿一起算字數, 那一個字的價格也不一樣!上班時間如果把上廁所或放空或非工作行為都扣掉,換個角色當老板, 上班有效單價會有什麼反應!這種商業行為就算改來改去, 結果不太會變!
之前吵雨遮,好,現在雨遮不得計價了,結果有改變什麼嗎?燕子湖 wrote:當然有差..我認為本來就應該疊上去.每坪價格就是將總價除以實坪.把真相顯露出來.新北市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新建案每實坪價格早已破百萬.有種賣高價,就別在那遮遮掩掩....(恕刪)
這只是個文字遊戲、不過就是一種計算方式而已!每坪單價,是為了讓消費者有一個數字去作比較房價而已。這就是一個比較的工具,我想最關鍵的,還是總價吧!你大可不管大家是怎麼看的,畢竟最後決定買與不買的,是你自己!你也可以有你自己一個方式來比較,例如,直接用總價/實坪,換算出單位價格。在列出"對你有用"的公設明細,以我自己為例,圖書室、健身房、游泳池、垃圾間等是我會去用的,而那些對我沒有用的,如烤肉區、KTV室等,我完全不列入評分。當然,你也可以把週圍的大環境(如捷運、公園、學區等)考量進來!把所有你喜歡的物件,都放進這樣的比較表,這樣的比較,對自己來說,才是比較有意義的!建商及仲介的每坪單價、公設比等,看看就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