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 家父為這塊地的買賣 在家族中 奔走了十年, 至今也上天堂十年了
當時有談 給有蓋房子的伯公(1/6 持分)一半土地, 剩下的 其它人分, 該伯公不願意-> 破局
也有家族其他長輩 選擇變賣給外人, 讓外人來奔走協調重劃, 但重劃方式沒人滿意-> 破局
也告上了法院, 多年訴訟後 法官也是判 叫我們一起賣掉 (我還名列被告好幾年 >"<~)-> 破局
後來的後來~預計這塊地 近期將會重劃, 我自己名下約20坪(1/360) 去年以一坪22萬賣掉了 (桃園市 都市計畫區內 中路計畫旁邊 農地). 所以, 有重劃有解套, 沒重劃 就當傳家寶吧~共勉之!
rickchiu wrote:
請問後來為什麼沒有辦...(恕刪)
您好~因為法官也只能建議賣掉, 無法判決 明確的分割方式(一邊臨路, 如果依比例切 我會去抗議吧~哈)
但要整塊賣掉 也要有人來接, 價格各人有不同想法, 想賣的便宜賣賣掉, 土地使用者 怎麼樣都不想賣
所以還是延宕了好一陣子
實際上 總共賣了 120坪(1/60)啦, 我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propigkuo wrote:
市地重劃分兩種其中區...(恕刪)
是的, 這塊地是預計會區段徵收, 所以建商應該是可以買走持分 以後分地用, 就不用管那些共有人了
不過 抵價地 和抵費地 我一直搞不懂差別阿....抵費地是政府拿去抵開發費用的地 不是嗎?
Nicos wrote:
您好~因為法官也只能...(恕刪)
舉士林官邸來說明.有開說明會(士林地政基河路)地主跟屋主與政府(北側徵收說明會)
徵收-地主會知道自己持有土地面積(未畫分)-政府會列出目前的公告地價(屋主就不說明)
換地-徵收坪數是以六比四.政府得六.地主得四
換錢-北側靠福林路記得是5萬多-其餘地價是3萬(平方米)一坪等於3平方米
以我家來說-換地就是600乘以4=240坪.換錢就是600坪乘以平方米(3)乘地價3萬=5400萬
以上是以地換地-或選擇以地換錢-政府與地主(抵價.抵費.小弟也傻傻分不清楚)
一旦地主選擇成立就是開發開始介入的時候.但地主還沒抽籤選地(有的喬)-腹地要多少才能抽我忘了
那時換地的地主可以跟地主合併-以爭取抽籤選地權利.我家一號又抽中第一選地(幸運)
如樓上說的.遇到區段徵收就是解套(最快-最省)不然還是忘了祖先遺留下的地
歹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