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0284 wrote:先說清楚,我個人並非投資客,也沒關注房地產,所以不會去查說,買下這房子能不能賺錢,而是以未來定居的條件來去設想。以日本為例子做比較。 你可以比較一下,台灣正在走日本5~10年前的路,哪時候日本翻身了,台灣在過5~10年也有機會XD...3年前日本就盛行約聘制,但不同的是,專案約聘的月薪大越高了2~3倍,但工作時間只有3個月~6個月.所以之前一個懂三國語言的大陸人,最後他選擇了20萬日幣月薪的穩定工作,而不是60萬~80萬日幣月薪的約聘...
han172189 wrote:直接比房價,盲點很多!例如日本人口密度只有台灣的一半,台灣人口如果減半,我相信房價會便宜很多!.(恕刪) 東京都每平方公里6,070人,台北市每平方公里9,890人,但是台北市和新北市合併每平方公里不到三千人,東京人口密度比台北還要高!
cedarwood wrote:這個 topic 真...年輕人有時間不去動腦筋做正事解決面對的問題,一直在網路上埋怨,問題就可以解決?還是問題全部丟出來,推到其他人身上,自己是 100% 無辜可憐的受害者?(恕刪) 請不要把這當埋怨這是在引導風氣當我們貼出反對企業主藉貶值掠奪全民財富作為競爭力,要企業主思考企業能創造更多價值作為競爭力時我們試圖在凝聚 社會上對於企業主 應有的責任與義務的共識當我們貼出最低工資的意義,與其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警訊,也是在凝聚整個社會對於最低工資的觀念當我們貼出炒作房地產如何減少家戶可用所得,減少內需消費,降低最低工資,我們在凝聚社會共識,不要把房地產做為一種資本利得工具這是一種社會教育凝聚社會組成份子的共識當你是一個企業主時,你的責任是甚麼而不只是想要自己賺錢,別人沒本事,買不起房賺不到錢,還被貶值,這些都不關我的事當你是一個資本家時要想如何使經濟更活絡,自己也能從活絡的經濟中賺錢不要想著把物資炒高,小老百姓要用就要拿更多的錢來買,把自己的獲利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當你有這些想法請把這些想法教育給你的小孩,也許你的小孩以後會是一個企業主,一個資本家他會知道他的責任與義務,他會知道錢應該要怎樣賺,怎樣的錢又不該賺BTW,台灣現在的風氣非常的偏向資本主義,完全輕視,忽略社會主義搭配的必要性資本主義鼓勵競爭,並且讓勝出者得到利潤但是,同時也讓勝出者資源越來越多,而落後者更難超越所以,資本主義到最後的極致是,貧者越貧而富者越富所以,那怕是在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也要搭配社會主義,讓財富流向中產階級,扶助貧窮弱勢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是完全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搭配是必要的所以,不能弱勢低收入的問題完全歸咎於他們的能力不足佔有資源的富有族群有一定的社為責任
10410284 wrote:看了剛剛某篇文章,心...(恕刪) 真的是很奇怪???話說年經人都很不喜歡長輩將自己和其他親戚朋友的小孩拿來作比較,好像長輩在怪自己不爭氣。實際上年輕人私底下又很愛比,總是怪這個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怪那個不是掛著金國籍最後,怪這、怪那之後,卻又不准別人怪自己不爭氣!!!年輕人自小到大受國家、社會、父母照顧長大,還沒對這個國家、社會、家庭作出什麼了不起的回饋貢獻。卻在一邊一直比較、抱怨。倘若你真想這個國家、社會更好,請先反省想想自己能對這個社會有何貢獻,OK?
Reich wrote:想太多,日本經濟一樣...(恕刪) 哪邊好這很難比..這就不說但很多台灣人沒法比薪水就只能拿稅出來比...這真是種悲哀放諸世界...哪幾個先進國家的稅不重?重點不在於稅率...重點是,你繳了稅政府幫你做了啥?台灣是比日本稅低..但看看你家前面的馬路, 看看你的汙水下水道, 你的自來水能生飲嗎?還是老話一句,比"數量",台灣是比較低,但比"品質"呢?稅還可以均衡貧富差距, 讓有能力的人多照顧其他人, 這點台灣做到了嗎?台灣是有錢人不用繳稅...另外,回到薪水的部分, 台北領個28K就是28K,大不了就加年終但日本看月薪是不準的, 因為除了本薪外, 正職員工每個月還有通勤津貼, 住房津貼, 每年還有兩次的bonus,這是在你表上看不到的想到五年前,前公司一個同事, 台北科大外文畢, 拿26K, 租屋8000, 捷運通勤(自付), 水電瓦斯網路扣一扣, 怎麼爭氣?
kenneth1207 wrote:其實台灣的房價並不是...(恕刪) 我十幾年換了3部車,有了車每部車都還要改車,3C產品有新的都要買,家裡音響花了百萬,每月都要去旅行,每年都要出國一次,```````````````經濟程度如此才會感覺其實台灣的房價並不是真的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