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989726 wrote:
大陸這麼多人你怕甚麼...(恕刪)
感覺的確是勢在必行
台灣是很有吸引力的
私有土地
醫療便利性
飲食業發達
全球密度第一的蝎門依雷門
這些是二三線城市很難追上的
追上的只有房價、物價跟基礎建設
房價還追超過了 賺了不少

因為工作在那人就往那跑,所以就算少子化人還是往貴森森的都市擠...有影響嗎?
在者,現在生活在都市的人口都快飽和了,以前人生在農村小孩到都市打拼不會想離
開鄉下地區到都市生活,但現在"少小化"的爸媽大都在都市,都市生活的人口會減少嗎?
少子化影響房地產很大的話只有一種狀況,就是小孩都跟爸媽擠,長大結婚也不搬出去住.
年輕人不買房需求變少自然會影響下降,但...可能嗎?
現在房地產都天花板價了,結婚還是想自己住居多,不買也要租...不是嗎?
個人覺得房地產走10年多頭了,價格頂到天花板了,想買房的可以等的話等個幾年找時機
應該會下修才對,房地產跟股市不同,他的周期很長,所以下修也很少有幾個月就掉個幾10%
通常需要3~5年的修正期,除非是泡沫才可能急凍20~30%但以台灣的低率來說不太可能.
房地產在雙北可以等待時機.但在中南部其實很多還很便宜,他貴的只是特定幾個炒作的區域.
以現在的建築成本,價格合理還是可以買.因為基期都不高了,能跌的空間有限.

補充一點,新加坡也是少子化,但他引進國外的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或移民.
真少子化政府都會用政策補救啦,我並不覺得台灣應該看日本模式.
台灣政客的思維比較像新加坡吧....
活多久不重要,能健康的活多久才重要。
以扣除因不健康狀態損失之年數而調整,稱為「健康平均餘命」
2010年,台灣男性的健康平均餘命只有65.8歲。平均壽命長多了,為75.9歲 。
2014-1951=63
1951年,台灣第一波嬰兒潮開始,現在63、64歲了。
2013 10月底,全台灣分齡現存人口數
歲 ** 人數*** 歲 **人數(萬)
64**23.2*****14 ** 27.9***
63**24.1*****13 ** 30.0***
..............................................
62**29.2*****12 ** 26.9***
61**29.6*****11 ** 24.6***
60**30.0*****10 ** 23.1***
:::::::::::::::::::::::::::::::::::::::::::::
歲 **人數(萬)
59**31.1
58**33.7
57**34.4
56**32.9
55**34.6
54**36.5
53**36.7
52**36.9
51**37.9
50**38.4
49**38.5
48**38.0
*小孩越來越少 *老人越來越多
人口嚴重老化才開始而已。
半數以上的男性65.8歲以前,就有嚴重健康問題 ,失能、失智 中風 癌症 ..
越來越多人常要去醫院,要處置資產養老享福或贈與子孫節稅,而非買進...
越來越人沒辦法住原來的房子,不適用、多出的房子就會被贈與子孫、被賣出、出租...
繼承+贈與 移轉房屋,絕大多數是至親間世代的傳承,不用再忍受地主、建商、代銷、投資客、房仲的漫天要價。
但是,市場上這樣的房子正快速增加,然後呢?漲不動又成交量漸少,以後會發生什麼事?
資料來源 內政部統計處 台灣
西元 繼承 贈與 共移轉房屋量(萬戶)
2006 3.3 2.9 6.2
2007 3.5 3.1 6.6
2008 3.6 3.2 6.8
2009 3.7 3.3 7.0
2010 3.9 3.6 7.5
2011 4.1 4.0 8.1
2012 4.3 4.7 9.0(全新屋才10.3戶,二手屋33萬戶,量連降6年了)
2013 0.6 1.1 (至二月底,今年爆增)
2013第一季移轉量 內政部統計處
***第一次*繼贈 *二手買賣(萬戶)
全台 2.61 *2.50 *7.94
台北 0.18 *0.51 *0.92
新北 0.55 *0.49 *1.64
台北市2013第一季,才移轉約1800戶全新房子。
贈與繼承移轉量高達約5100戶房子,快到3倍了,完勝。
難怪現在台北的天價新房子很不好賣。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