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QE又不退場了


大可不必 wrote:
是購買力的問題 . 貨幣就只是一個衡量單位 .

早在放棄金本位 .改用信用準備時 .大家就知道會有這樣的一天.雖有歐元..不過還是不足以撼動美元 .
老美一向喜歡弄些大家看不懂的東西 . 那些東西又只有他們最清楚 .規則也是他們再訂 .怎樣玩都玩輸他 . . ...(恕刪)



不曉得尼克森在1971年宣布美國脫離金本位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未來美元的下場,將會以超級通膨作收?然後回到金本位,或是以某種有價值的東西做XX本位,重新建立新的貨幣系統,信用準備已經被美國玩死了,
而未來的某一天,美國恐怕會失去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屆時,世界免不了又是一團亂的。
別傻了

聯準會之所以不敢馬上停qe

因為現在美公債大跌

聯準會又想拋售美債,一拋售就要認列虧損幾兆美元


騎虎難下

所以先放出暫不停qe


等到美債一回檔,拋售美債,利率到時會直線狂飆,全球慘不忍睹

但對美國傷害是損失盡量最小化




哪那麼容易退場
連縮減規模都還沒開始


Hygen wrote:
美國政府CPI是美化的是千真萬確的事,因為每每物價波動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把漲太多的項目換掉,用漲較少的項目取代,建議你去下列這網站看看,裡面有從1980年以來的美國真實的CPI,目前是接近10%左右
http://www.shadowstats.com/alternate_data/inflation-charts
下面那個圖就是美國自1980年開始對CPI項目動手腳的曲線跟還原後的曲線圖比較
藍色線是還原的,紅色線是美國政府公布的...(恕刪)



CPI的項目要調整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

不管是1980還是1990,當時生活的必須品和現在本來就不同

舉例來說,1990年幾乎沒有個人電腦這種東西,但到了2010年,CPI中可以沒有個人電腦或任何3C產品嗎?

而3C產品每年跌價不是常態嗎?

CPI中加入3C產品應該是反映目前的現況,說美化太嚴重

如果CPI可以這樣美化,那日本政府真是豬頭了,到現在還在通縮是怎麼回事?

說真的,還原1990年甚至1980年的CPI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因為其中很多東西可能已經沒有人在使用了


回到這個網站所提到的,美國這幾年的CPI都在10%附近

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果CPI真的維持10%的年增率,那只要7年所有價格就翻倍了

可以隨便問問在美國生活的親友,從2006年到現在,平均物價有翻倍嗎?

我隨便用膝蓋想也知道不可能


CPI的編制是個大學問,經常調整不對,完全不調整也不對,還牽涉到權重問題,只能盡量的貼近現況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用1980年的BASE,完全不調整,來看現在的物價水準,一定是一件荒謬的事



不過,其實討論CPI也沒什麼太大意義,因為FOMC在決定利率政策時,主要不是看CPI,而是看PCE

一般來說,兩者間大概有0.25~0.5%的差距



QE退場是一定的趨勢,QE是自由市場的亂源~
什麼時候退對房市有關嗎???
今年退或明年退,房價會不會跟股票一樣上上下下.
所以還是一句老話"市場供需原則"
實價課稅比較傷房價,我個人是這麼認定.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97006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97005

政府每天都在變政策哪一天又說要課什麼稅不是負擔很大!

jettyang wrote:
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果CPI真的維持10%的年增率,那只要7年所有價格就翻倍了


剛算了一下1.1的次方 .的確是..約7-8年就變成原來一倍的售價..

不過我膝蓋不好倒是真的....

會在居家版討論的人...很多都是巴望房價下跌而買房的...
偏偏這個療程..至少要 3-5年後才可能見到小小小修正...
只是
一堆人就是很猴急

隨他們了

jettyang wrote:
CPI的項目要調整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

不管是1980還是1990,當時生活的必須品和現在本來就不同

舉例來說,1990年幾乎沒有個人電腦這種東西,但到了2010年,CPI中可以沒有個人電腦或任何3C產品嗎?

而3C產品每年跌價不是常態嗎?

CPI中加入3C產品應該是反映目前的現況,說美化太嚴重

如果CPI可以這樣美化,那日本政府真是豬頭了,到現在還在通縮是怎麼回事?

說真的,還原1990年甚至1980年的CPI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因為其中很多東西可能已經沒有人在使用了


回到這個網站所提到的,美國這幾年的CPI都在10%附近

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果CPI真的維持10%的年增率,那只要7年所有價格就翻倍了

可以隨便問問在美國生活的親友,從2006年到現在,平均物價有翻倍嗎?

我隨便用膝蓋想也知道不可能


CPI的編制是個大學問,經常調整不對,完全不調整也不對,還牽涉到權重問題,只能盡量的貼近現況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用1980年的BASE,完全不調整,來看現在的物價水準,一定是一件荒謬的事
不過,其實討論CPI也沒什麼太大意義,因為FOMC在決定利率政策時,主要不是看CPI,而是看PCE

一般來說,兩者間大概有0.25~0.5%的差距

...(恕刪)



你說法跟美國政府的說法很像,當然不想讓CPI高於2%的最大理由就是不想讓人民感到通膨太快,以免造成痛苦指數變高,但是你變動成份的理由若是東西消失,沒有人在用,當然很合理,但是理由要是東西漲太快,那是不是就是有刻意美化的嫌疑?下面這篇報導可參考一下

http://jgospel.net/news/finanical/有人指國際油價十年上漲因華需求-學者稱是美元泛濫.c44236.aspx

國際原油價格漲十倍,大宗農產品漲兩倍,美國的物價卻不太漲?聽起來顯不合理吧?
CPI成份大多數還是以民生物資為主,至於你說的那些,也是有包含在內,但影響絕對沒你想的多,自己可以斟酌斟酌看看吧!
pineman wrote:
這一段錯得離譜,美國...(恕刪)
喔這裡我的確以為有關, 因為我覺得加到national debt 有關聯 感謝指正.


Hygen wrote:
我了解你的問題是什麼...(恕刪)

1. 你寫美元貨幣貶值台幣就會貶值,
而用這來比喻美國QE台灣經濟就會通膨, 而向全世界收稅.
這大有問題, 美元貨幣貶值相對台幣是升值阿.
追著美元跑這是央行因為台灣是出口國而使用的策略, 跟美國自己QE有關?
你沒看日本升值升到不行, 而大陸不升值美國偏偏要他升值?
怎麼有美國貨幣貶值你就一定要跟著她扁的道理

2.台灣工資降低的問題,
Hygen wrote:
其一是美國QE都是把錢交給銀行家,大企業,一般老百姓無福消受,但景氣的好壞看的就是這些老百姓的消費力的好壞,但美國老百姓幾乎人人都負債累累,加上美國的薪資一樣沒有成長,但物價是節節高升,兩者一起來,老百姓只會縮衣節食,景氣怎麼會好?(恕刪)

這...老大, 你不能自覺得自己策略正確就看Fed的策略是屁吧?
美國Fed的策略交給銀行, 銀行低利率貸給公司
公司賺錢, 能繼續請人維持薪水. 這是Fed的策略.
還是你要看, 公司倒閉, 沒公司要請人, 學台灣cost down layoff 更多人
然後景氣就會好? 你把歐美各國自家的經濟不好是各國QE害的
而因為他經濟不好所以台灣沒錢, 啊!這不是靠爸理論?
台灣: "為什麼我老爸不是李嘉誠, 哭哭?!?"會不會扯太遠啊
不過也沒關西解跳太多, 解釋清楚也看懂了.

3. CPI 的問題, 我是沒認真去看也沒認真去算. 不過outlier 總該聽過吧?
2 standard deviation 被剃除是一般的統計用法,
當然我不知道CPI替除是用啥當基準
你有outlier, average 怎麼會準呢?

另外, 就算是接近10%好了, 2013看起來像8.5%之類的
用你1980年的表來看, 1995不就一直維持在7-10%?
用你1990年的表來看, 1995-2013 維持在6%上下

請問跟QE通膨有何關西?

最後我就是寫他沒印鈔阿...

Hygen wrote:
國際原油價格漲十倍,大宗農產品漲兩倍,美國的物價卻不太漲?聽起來顯不合理吧?...(恕刪)


上游價格變動大,下游價格變動小,這不是常識嗎


我覺得你說的東西太過陰謀論,我說的東西跟美國政府很像,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如果你堅持美國政府「做」數字,建議你可以提出具體的事實:例如拿掉了什麼項目、加入了什麼項目、造成CPI數據下降多少等等,會有說服力得多
大可不必 wrote:
剛算了一下1.1的次方 .的確是..約7-8年就變成原來一倍的售價.....(恕刪)


金融市場在計算複利效果時有個好用的速算法:七二法則

亦即,複利率*期數=72時,代表本金翻倍

如果年增率是10%,那7.2年本金變一倍

如果年增率是8%,那9年本金變一倍

所以真的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連計算機都不用,就知道他提供的那個網站的圖是在鬼扯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