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初入社會如果只領到22K至28K的薪水,就請先不要儲蓄

他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他今日所言斷不可奉為圭臬。
easthsnu975 wrote:
一個人的高度跟內涵,看他說話的方式跟內容就可以知道了

戴勝益,的確是有他的一套,至少他經營生意的模式是長期且正派的

不論他不是因為富二代有更多資源,不可否認的他的確為台灣社會創造出很多機會

有多少富二代向他這樣願意向上努力? 讚美是好過批評的,...(恕刪)


不予置評
要是你有用不完的銀彈,亂槍打鳥總也會有一槍打中

亞歷山大的唐雅君最冤了,只有他肯出來負責任面對亞歷山大的爛攤子,反而他就成了背黑鍋的替罪羊判刑入獄
唐雅君說過一句名言,創業家只有兩種,一種做到死,一種做到倒,戴董要是不能做到死,最後大概也是做到倒吧
樓主引用了很有背景很成功的人與事,再聯結一些肯定有爭議的結論。
果然創造了頗為紛亂的場景。
看不得人好時隨便也能挑剔幾件壞的來談。
就像是河岸不臭怎麼是河岸了?
可是這依然可以描繪成景觀加價哄人買單。

Lookysonchang wrote:
老兄說得極是,真是聽...(恕刪)


謝謝Lookysonchang大大讚賞 我想您在公家機關 夫人在外商 應該知道先有實力 但更要有交際的重要吧

如果不是我的合夥人帶我進入房地產的世界 我不會賺到第一桶金 無法持續以小換大

我的合夥人是我在一個家庭聚會認識的 他是留日 日本職棒迷 我也有涉獵 因此有話題

謝謝各位大大回應 希望人人是貴人 貴人助人人

singerfeng wrote:
好友相招 一個預售屋合資 恐怕就賺5KK


現在會叫你買房跟買股票的
八成都是損友

房價/租金比80年↑
股市8000↑

敢買?套死你!

tagahu_1 wrote:
說實在話要我拿出來借...(恕刪)

前陣子,戴董不是建議再發消費券嗎?現在又說,青年人收入沒50k不要儲蓄,不夠用向爸媽要,鼓勵消費,建立人緣関係,不要當宅男或宅女!
也許,他發現國內第一季GDP表現不佳,尤其內需消費大幅衰退,他的飲食王國營收將會受影響,才呼籲年輕族群不存錢多消費。

蕃茄57 wrote:
前陣子,戴董不是建議...(恕刪)

有錢人和窮人的想法不一樣。如果沒有先有儲蓄的概念怎麼往有錢人邁進。沒有儲蓄怎麼買房或投資。創投也要看你做的事情值不值得人家投資。如果只是開家連鎖飲料店的分店最好是創投會投入資金進來。。

icyjellybean wrote:
問題在於,這裡很多輸...(恕刪)

你要看時間點過去10年您說的都對,但是也因為大家都想當老闆難怪最近電子業削價競爭。不願給年輕人比較好的待遇
美、日QE、超額儲蓄造成台灣長短期利率都偏低,房地產被過度炒作而高漲。

所以大家多花錢、少儲蓄,銀行沒有大家的超額儲蓄 ,利率就會上升,房價就會下跌,但還是沒錢買房。

大家都把錢領出來放保險箱, 銀行沒有大家的超額儲蓄 ,利率就會上升,房價就會下跌,再拿錢出來買房。但是不可能。

事實上,台灣的金融帳長期是逆差的,也就是大量往國外投資,現在又多了人民幣可投資,超額儲蓄有了出口。

美國才說要QE縮手、還沒縮,幾乎全球的利率都被拉升了。

1994美國升息,造成1997亞洲金融風暴,History will repeat itself.


icyjellybean wrote:
問題在於,這裡很多輸家認為,沒有個有錢老爸就什麼事都辦不成了

上一代就別提了,近五年、十年一票科技人出走自己開公司,原來這些團隊是所謂富二代?

借錢給這些科技公司的個人、創投金主,是「把妹撞壞跑車不心疼」的腦殘小開?

根據輸家們的說法,有能力、有投資眼光的都是富二代?那活該翻不了身,一輩子在網路上該該叫就好.(恕刪)


一篇文章 有人看完是找一些可用 可参考的資料

有人看完是找可批評 發酸話的資料

網路的可貴就是讓 贏家 輸家 專業咖 無知咖 的發言權重平等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