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香港史上最嚴厲"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今日正式生效

看看別人如何遏止炒房
確實 可以 提供 我們參考!!!

就事論事不需要有些情緒性字眼 例如 "共產黨" 或是 "搬去香港住" 等等!!!
THE666 wrote:







你認為改用實坪計價後,
建商本來一間房子要賣1千萬,就會變成800萬嗎?
如果你是要賣房子的屋主,你會因為政府規定只能實坪計價,
因而降低你的售價嗎?
其實台灣現在你去買屋,實坪有多少,都寫的清清楚楚,
實坪一坪多少錢,計算機按一按就出來了,
改成實坪計價,也只是換湯不換藥而已。...(恕刪)


這法好就好在他保障資訊對等的精神!

開1000就得賣1000,
至少不可能發生這間開1000賣900,那間賣850,good!

就像股票未上市,價錢用喊的!
上市交易就靠搓合,這種房產交易的觀念是一大進步! very good
買房子是一體二面的東西.
(1). 如果房子不會漲,那我就用租的就好了,反正不會漲,只會跌.改天,改年再來買就好了.不會漲的東西,越晚買,價錢頂多打平或更低.不是更好嗎?反正租金=房貸了,差別在於付給房東還是銀行而已(對於沒有錢需房貸的人而言).
(2). 已買到了房子的人,當然希望它漲會,保值又自住.所以買房的人也希望房子漲,只是希望買在最低點.
(3). 想買房子的人,當然希望它價低,但是價低的東西,就相對沒價值.但大家又說了好幾百套讓房價不會漲的方法,房價不讓它漲,想買的人就沒那麼多了.
(4). 如果房價只準跌,不可漲,那誰要買房子呢? 跌就再等跌更多,而且也不保值.

想買房的人,希望低房價,但一旦想買房的人已買到房了,就希望房價越高越好(會有人希望買了房後,房價一直跌的人嗎?).這是一個矛盾點.

房價不合理的太高,當然對人民是一件很苦的事,但也不須讓它用極端的手法而矯枉過正.
當矯枉過正後,想買房的人也變成觀望或變成不買房的人了.因為房子沒升值的空間,幹嘛買.
而當房值無增值空間時,租金會相對便宜.租就好了會必買.我想,也不用急於買房了.

矛盾,矛盾,矛盾

不能改變現狀,天天喊也是沒用的,房價依然上漲,越喊越追不到.不如想想其它的辦法,例如,不要一次就買很大很好的房子,先有保值再說.
我覺得半年後看房價有沒有變化再做定奪
華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現在說可能還早

難道含公設每坪本來賣10萬...
不含公設計價..他還會賣你10萬嗎??
建商哪有那麼蠢??也太小看他了吧

其實買房時...建物幾坪.公設幾坪..雨遮幾坪...
自己換算實際可用面積一坪多少錢...有何難??

不過賣價即時公告...的確是好政策
這法律的優點,並不是要打壓房價吧~

不二價與實坪計算這些措施,不只提高了消費者的資訊對稱,
對建商來說,透過消費者的信賴感提升,也能縮短銷售期

這法律,很好!

mobile3803 wrote:
台灣是上面一句話,下面回你十句話
...(恕刪)


官員.利委:我要打房

財團:敢打就不養你

官員.利委:嗚~~(低頭)

財團:乖乖的 (摸頭)

官員.利委:汪~~(搖尾)

整的政府就像一個大狗籠
killy_chu wrote:
這法律的優點,並不是要打壓房價吧~

不二價與實坪計算這些措施,不只提高了消費者的資訊對稱,
對建商來說,透過消費者的信賴感提升,也能縮短銷售期

這法律,很好!...(恕刪)


沒錯+1,透明的資訊,想買有能力買的就會去買,不用擔心被騙,凶宅、嫌惡設施、買貴、,反而能讓人更放心下決定,考慮時間變短,這是好事啊!怎麼一直叫人搬去香港呢?
含不含公設報還好
建商一定會反應成本
只是香港這政策把價格比較透明
時效也快
不知台灣何時可跟上
要努力向下 wrote:
難道含公設每坪本來賣10萬...
不含公設計價..他還會賣你10萬嗎??

只要資訊對等 透明, 高價卻賣得出去是他本事!
台灣之前也實施過類似的雨遮分開計價,當時一堆歌功頌德的文,翻出來把雨遮換成公設,又可以拿來這邊再貼一次了

中南部甚至花東地區,雖然房價也漲,但比房價更迫切的問題多的是,一堆急著想當台北人的網民,不願意承認想直接規定台北市一坪多少錢的想法,神主牌換來換去,雨遮、奢侈稅、實價登錄...,換個名詞又貼一篇大同小異的文出來,拉著政府繞著打台北房的問題轉,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大家就看政府忙著搞這些,開心嗎,再來又要換些什麼名詞?什麼時候才能把重點放在台灣其他地方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