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什麼才不會被水桶 wrote:當初購屋價1000萬好了市場下修後該區市值500萬自備款3成 等於貸款700萬當你的房子跌到500萬時,你的頭期款不見了還得揹上700萬的貸款但是你的房子只值500萬 這時候會有什麼感覺? 我不知道可以請有經歷過的人分享一下當時的感受只要沒漲回來房子等於負資產 我老家在中部某小鎮,有很多親戚也都是住中南部小鎮其實很多鄉下地方都是這樣啊二手屋都視新成屋打折賣,還不見得有人買~一買就是負資產所以當年我爸媽買房等於有了所謂的負資產,其實也沒怎麼樣@@,他們工作生活圈都在這,不買房就要租,帶著三個小孩,租屋的話搬家學籍戶籍等等不知怎麼辦,而且租屋搬家,因為上學的關係,對小孩來說感受跟大人不一樣現在過了2.30年,房貸不知不覺也繳完,家裡附近現在開始有新建案,件件破千,不過二手仍就有行無市說增值,加上這些年稅.利息(當年利息動輒10%.8%)根本沒增多少目前我們全家住在"負資產"裡,就過著一般人的生活這樣而已
樓主想太多了,除非叫狗把良心還給那些建商、投機客、立委、政府官員、媒體,否則房價只會漲不會跌,這是一個利益龐大的共犯結構,是有錢的利益團體聯手坑殺無助窮人百姓的手段,手中有房的人好好守住,手中沒房的人就當作買房只是一場夢吧....不然,我們只能期待真正的共產黨來做財富重分配了....
anto168lai wrote:樓主想太多了,除非叫狗把良心還給那些建商、投機客、立委、政府官員、媒體,..(恕刪) 說的很好,尤其桃園地區再明顯不過了..上頭的都帶頭買地賣地了,你還能指望他打壓房市嗎?
我們把房屋當作投資商品,還是基本需求;對於這個概念很多人自己都不清楚.曾經有一篇報導,許多人對購屋觀念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年輕人在購屋前爭取政府一定要打房,不能讓下一代買不起房,最好房價崩盤.但是很詭異的,當他真的買到了房,他最關心的竟是------以後可以增值多少,最好增值數倍到數十倍.一個國家或社會剛開始時實施的制度有它的慣性,很難再改變;除非重新建國,所有社會秩序制度重新建立,訂定房屋是民生基本需求,不得漲價,否則法辦,那就沒有人敢在這上面炒作了.
我認為房市崩盤的機會不大,主要是因為目前房屋持有成本太低了,房價不好就跟他凹下去,放著養蚊子也沒關係,多放個幾年總會有政客、財團跟投機客聯手來哄抬詐騙散戶,如果政治人物真有良心,請推動房屋稅累進稅率制度,持有房屋越多稅率越高,這樣才能避免房屋被有心人囤積,讓房價回歸市場供需的自由經濟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