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結婚 那時上班才兩年多 也沒甚麼存款
老婆堅持要先買房 不要租房 只好硬著頭皮 估算自己能力 挑好地點方便日後好脫手的小房下手
先跟父母借頭期款 再加上當時的首購房貸
因此在xx捷運站附近買了第一個房 四的年大樓 權狀20坪 室內約16坪的小兩房 4xx萬
97年小孩已小班 想說再生一個小孩 因此換屋 原本的小房賣7xx萬
換附近12年的大樓 小四房+坡道機械車位 權狀4x坪(含車位) 12xx萬
若當初沒硬著頭皮先買小房 後來要直接買12xx萬的房子 我應該無法負擔
當初也是先衡量自身能力 (但也只買得起小房) 至少跟前面幾位大大說的一樣 這樣至少錢有存起來沒亂花掉
隨著時間累積 家庭成員 生活型態...改變 不得不換屋
我也只是順勢 不過這中間要做好理財規劃 畢竟小換大 壓力會更大
但至少是能力到哪做到哪
一開始根本也無法想那麼遠
只是建議若一開始無法直接買到位的房子 最好考慮一下以後脫手的問題
因此地點很重要
僅供參考
1.收入的1/3繳房貸
2.繳房貸後還可以存到錢
3.繳到現有的小房子出租後,租金可以打平原房貸
4.在房地產還沒起漲前就入手第二間房子
以上4種情況下才是最有可能實現的
原有的小房子出租還原房貸還有剩來幫忙繳入住第二間房子的房貸
或者賣掉原來的小房子得的錢去還第二間房子的房貸
最理想的是小房子增值,賣得的價錢剛好還掉第二間房子的房貸,平白的就換了大房
不過.....要是房子下跌的話,那就完了
變成變掉小房子還不了銀行貸款,那就真的完了,此時只有小房子一直出租,等機會再賣掉
反觀現在的房地產,價錢高到買來租人還不划算,到時候要以小換大,小房子出租後還不了每個月的房貸,變成兩邊要繳房貸,到時換得成換不成還是未知數哩
不信的話,看看以小房換大房的人,是不是在起漲前就買小房的居多?而當時買的時候,租金還房貸後幾乎都可以有剩
哪像現在,生吃都不夠了,還想曬干?
llinsh wrote:
以小換大 重點像買保...(恕刪)
你還搞不清楚嗎?
以前人買的小房可是全新的
現在相同等級能力的
只能買小房兼且是老房
依板上理財高手的邏輯去推演
老房再等三十年
還會跟以前一樣昇值嗎?
我是認為最多就平盤
但下跌的機率是很高的
光銀行的貸款就受限了
是能漲哪去
我也是有房的人
但我也看不慣將房子當理財工具
年輕人的錢都跑去買房了
何來的消費潛力
光靠投資買房的人嗎?
這些人還不是將大部分的錢拿去繼續投資買房
能消費的有限
我不期待地震或大災害
但我想年輕人被壓迫久了
終究會暴動
到時候遭殃的應該就是這群有錢的老人了吧
這不是詛咒
而是壓迫久了且不給解決之必然趨勢
只是以前比較好革命
現在頂多只能出現一些零星的暴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