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仲介跟原屋主的價格差快100萬!!(11/5更新Prar II)

hlz wrote:
還是一句話還你 願打原挨 不買房就好了
實價登入很好 我的重點在於銷售行為 沒有對錯 道德問題 只有認知問題
人會自己選擇 自己划算的消費模式 再說要怪也去怪 原屋主把原物料(房子)成本抬高 短時間價格波動太大 不過這也是自由意志的問題 你我他也阻止不了 當然房價跌了 屋主建商也阻止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投資會有資訊公開與反內線交易法了。
美國內線交易處分很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罰金上億且坐牢以十年為單位來算。
為什麼????
這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利用資訊不對稱來養套殺散戶。
房地產資訊利用此招還大言不慚只是銷售行為而已。
那是台灣法律不建全所導致。而不是此種行為有多正確。
hlz wrote:
那通路所產生的成本累計進入日常消費品,個也是逐層增加(生產者 大盤 中盤通路商) 也逐年增加(運輸成本的提高 雲林產的蔬菜在雲林的家樂福賣 請問會跟台中的家樂福差多少 試問消費者都知道這個道理為何不去產地跟農民買一把10塊錢的菜 而卻要到賣場去買一把30塊??這種矛盾現象到處處都看得到)高物價之惡 也是暗示所有現代化商品物流體系有錯啦


你這個比喻欠佳。大盤中盤可要自已建冷凍倉儲與自已貨運。
消費者要自已跟生產者買也是可以。只是他要自已開車下去載。
若只開車去產地買一把菜,自然划不來。所以,才跟超市買。

房地產買賣,請問房仲有自已建倉庫儲存沒賣掉房子?????????
自已把要賣房子載來給買方看一下?讓買方東挑西揀???

這種無本生意,只要資訊沒發生不對稱狀況。自然會消失。

你說的對 這讓我想起某個大大的名言 法律道德是來別人遵守的 不是來約束自己 乍聽之下很過分
但何嘗每個人不都有這樣奸巧的個性 而所針對的事情狀況也不盡相同
有了健全的法律的美國就此沒再發生過內線交易了嗎 還有限制住這個法律漏洞 難到不會發明新的套路來養套殺嗎
次貸金融風暴還沒爆發之前也是不觸犯法律道德的新遊戲 結果爆了還不不是全球買單 這樣的美國法律拿來作為榜樣 電影華爾街的名言 「貪心是好樣的」 被關了幾年 放出來 還是再來一次 跟那位大大的名言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乾脆
叫政府獨裁一點吧 把這類人全都斃了 不就更好 為了世界老百姓的好 又想民主自由人權人道 但又不能承受其帶來的副作用

問題在誰身上??

OracleW wrote:
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投資...(恕刪)
現在的電子化管理物流早就 及時進貨銷售了基本上已經賣出去的才會進貨 還在囤積然後慢慢賣哦嘞 倉庫冷庫只不過是個過程工具而已 要囤也要在災難的時候才有賺頭
房屋跟食物差別在可移動或不可以移動而已 也是因為不可移動所以不用產生運輸倉儲的費用 所以才賺個零頭6%而已 剩下一切就是市場自由機制而已 很多買賣都是資訊不對稱才會有中間商介入的空間 有那種商品是絕對資訊對稱的請你告訴我?

OracleW wrote:
你這個比喻欠佳。大盤...(恕刪)

hlz wrote:
有了健全的法律的美國就此沒再發生過內線交易了嗎 還有限制住這個法律漏洞 難到不會發明新的套路來養套殺嗎


你這種說法就好像小偷永遠無法禁絕,而且有新的防盜設施,小偷也會想辦法破解。
所以,我們應棄械投降讓小偷光顧囉

hlz wrote:
電影華爾街的名言 「貪心是好樣的」


一些人為自已不合法且不合理行為找理由找藉口,也能當作圭臬。

hlz wrote:
叫政府獨裁一點吧 把這類人全都斃了 不就更好 為了世界老百姓的好 又想民主自由人權人道 但又不能承受其帶來的副作用
問題在誰身上??


這個扯太遠了。民主自由人權人道跟貪婪是兩碼事。

MJ6 wrote:
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恕刪)


別逗了~仲介不會想辦法賺差價我是不太相信啦~
真的這麼透明,那就買家、賣家一起找來坐下來談就好啦~
別忘了~只要能賺錢,殺頭的生意還是有人要作的
難道你買完了他會公佈賣家底價嗎?
最終你還是會被蒙在鼓的,不是嗎?
kenny_h wrote:
別逗了~仲介不會想辦法賺差價我是不太相信啦~
真的這麼透明,那就買家、賣家一起找來坐下來談就好啦~
別忘了~只要能賺錢,殺頭的生意還是有人要作的
難道你買完了他會公佈賣家底價嗎?
最終你還是會被蒙在鼓的,不是嗎?


別在那邊自己幻想啦,
簽約,買賣雙方就會認識了,
雙方一定會互留電話,
等等相約去吃飯都有可能,
買方只要問賣方一句話,
仲介有沒有賺價差馬上知道,
這風險多大啊...
換成你是仲介,你敢嗎?


買賣雙方面對面談,
你當菜市場買菜,一次殺個10元20元嗎?
現在談的是幾百幾千萬的東西,
買賣雙方沒受過訓練,不懂技巧,
一句話就可能惹火對方,造成破局,
嫌貨才是買貨人,
但真的碰到買方嫌你房子這邊不好那邊爛時,看你會不會翻臉。

hlz wrote:
現在的電子化管理物流...(恕刪)


現在資訊技術進步目的可以較精準預測未來需求。
但無法100%預測到今天會賣多少噸多少斤。
所以,一旦預測失準還是會囤貨。
況且,大盤如家樂福會直接包下產地下季所有產能。
那收成不需要倉庫先暫放???

賣一間房子抽6%怎會是零頭?
一個房仲要負責什成本?
就店面和水電成本。再加上總店房仲網站成本。
請的房仲除了初期保障幾個月薪水,其他是無底薪。
每個房仲自行負責電話費,加上交通費。

這跟一個大盤投入倉庫、物流成本和採買的資金。
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個完全竸爭市場就幾乎達到資訊對稱化。
如有人舉可口可樂例子。
在家樂福,welcome,7-eleven。全是明標價碼。
雖然有高有低,但你可自行選擇你要去哪家買。
若不喜歡還有其他替代性飲料可供你選擇。

房仲最讓人感到反感是沒讓人知道賣家價格。
到處鎖單,如有好物件,不是自已吃下來,
就是去煩人家受不了給他賣。買家開的條件當放屁。
想辦法叫人家吃下他賣不掉的貨。哪需要這種服務。
那不叫房仲,叫代銷。既然是代銷憑什以房仲服務為名,
說什幫你找最適合你的家。不是詐欺是什。

jack老大 wrote:
跟一般通路不一樣

當A用1000萬 賣掉房子後 讓 B的成本變成 1060萬
當B用 1060萬的成本賣掉後 C的成本是 1123


仲介費本來就算是費用,要把這費用當成本,要買方負擔,你說這是誰的問題?

你上網拍買一本書300元,網拍費10元,運費50元,
網拍費10元,運費50元是你的費用。

你買了之後才發現買錯,於是po網拍賣掉,你會賣多少錢?
300 + 10 + 50 ?
還是
300 ?

別聽仲介在唬爛, 什麼3F最貴.
沒頂加的公寓, 越高越便宜.
4F有頂加的比3F貴, 但還是比2F便宜.
當然最貴的還是1F.

Eddie悅 wrote:
仲介開價500萬,4...(恕刪)
賣SONY W8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