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船,資金是水,船所在的位置是房價,
只要持續將水倒入瓶中,而讓船所在的位置更高,房價就是會再漲,就這麼簡單!
要觀察房市多空,只需要關注資金是流向台灣,或流出台灣即可!
如果懂得看台幣貨幣供給量M1b,會發現2009年以來,M1b增加了44%,至今仍緩緩增加中
短線來看,台幣兌美元又升值,這肯定是有更多資金流向台灣
在這個大背景下,房價如何會跌?
資金肯定會自然而然去存放在最有利可圖的地方
至於這些資金看到了什麼,小弟已經說了很多次,就不再重述了
除非未來台灣如1997年回歸前的香港那樣,大量資金外逃,否則台灣房價下跌根本是不存在的趨勢!
台灣房地產史上確實曾出現過幾次下修,但那都是伴隨著M1b減少
1989-04: 2,016 (十億元) 減少至最低的1990-10:1,752 (十億元),減少了13%
在這之後,房市撐了幾年後,終於在1992年出現大幅下跌
2000-02: 4,721 (十億元) 減少至最低的2000-10: 4,272 ,減少了9.5%
在這之後,房市開始下跌,但也不是同步跌
2007-08: 8,366 減少至最低的 2008-12: 7,949 ,只減少了4.98%
但1個月後2009-01的M1b就已經超過2007-08的水準
結果,這次在房屋持有人尚未撐不下去前,就被政府給挽救了
但隨後M1b反而逆勢激增了44%,房價不但沒跌,反而暴衝,其道理在此!懂嗎?
換言之,由於房子都是每個人最大的資產,除非撐不下去,沒人會輕易放手
因此房市大幅下修前必定會先出現資金水位大幅減少,然後才可能會出現房價下跌走勢
照以往的經驗來看,台北市房價頂多只跌1年,很快就止跌回穩,幾年後又開始恢復上漲
而且,房價修正幅度與M1b減少量有正相關性
因此在1989-04~1990-10期間 M1b減少13%後,台北市房價下修20%
而2000-02~2000-10期間M1b減少9.5%,台北市房價只下跌15%
2003-01:5,515增加至 2007-12: 8,125 ,M1b增加了47%,而同一時期房價則漲了39.8%
2008-1~2011-8期間M1b增加43.6% ,而房價則漲了35.8%
發現了沒?房價漲或跌的幅度每次都是與M1b有正相關性!
既然目前M1b沒有減少的可能,反而在台幣升值、QE3的推動力下,有持續再增加的可能
房價為什麼會突然莫名奇妙下跌?
當整體貨幣供給量增加下,也許居民所得平均值沒有很大的變化
但肯定有人手上的資金變多了,肯定會有部分資金流入房地產,而讓房價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