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人口紅利最後一年只有房地產能賺錢


豪哥大 wrote:
人口紅利根本是個假議...(恕刪)


+1

食--
古人: 卯食寅糧,吃得飽就不錯了
今人: 美鳳有約,美食玩家,399吃到飽,.....人是有幾張嘴

衣--
古人: 布衣保暖,樣式數量均少,一補再補
今人: 手錶,鞋子,包包,還很新就想再把百貨櫥櫃裡的帶回家了...人是有幾支手,幾隻腳,幾個身體

行--
古人: 兩條腿
今人: 公車,捷運,火車,腳踏車,機車,汽車......人是有幾個屁股

住--
古人: 世世代代一間房
今人: 看到這裡有慧根的都知道了.......



所以...人們只是把房子當"收藏"品而已....別再管空屋率有多高,不是你我的,也不會降價的.

"小小差異,重複投資,想要大於需要"-->這就叫經濟成長,又名"追求幸福"
呵呵,新注音法不如舊注音法好用,原諒我吧~
不然來台學的回中國也不太有用吧?這又是怎樣的句子 =>
各大學開放給陸生就讀的科系不如大家想像的廣,在台灣就讀中文系,是要回中國教繁體字嗎?
遇過陸生的父親,深深期許小孩能在台灣工作/結婚,但目的是想買房子,因為中國前三大知名大學附近的中古學區屋每平米要價人民幣4萬元起(每坪約當台幣60多萬),綠城建設最新開價是每平米7萬人民幣,但70年後甚麼都不是真要拆遷,頂多領些補償金,或發放郊區之房產,到時也更買不起市區


應要買間好宅善待自己和家人?好宅又是啥?=>

最好是面園道或公園
生活機能 : 日常生活總不能每天都要開車外出吧,汽油現在很貴的
交通 : 大眾交通系統方便的話,真的也能省下不少油錢,尤其台中現在很多機車族和開車族都改乘8公里
免費公車響應環保與對抗油電雙漲的新政策,對上班族而言,上下班油錢和停車位一個月也能省
個5000元
好鄰居 : 遠親不如近鄰,有錢人當鄰居不一定是真鄰居,還有社區的凝聚力,這樣才能營造好的氛圍,自然
會有好的管委會
通風 : 通風好,而不會總承受別家冷氣排出的熱氣,逼得自己也得開冷氣,現在電費漲得更兇
自住買房者若能多走訪幾個園道,真的能感受吹到的風涼爽程度,是真的和大馬路與巷弄有很大
的落差,雖然比較貴,長期下來冷氣錢應該省更多
採光 : 節能宅(陽台採玻璃透光進客廳),應也可節省電燈費吧
動距 : 棟距越大,通風越好
隱私 : 若和對面陽台或工作陽台過近,每天得拉上窗簾過日子,再貴的房子也住得很不自在
學區 : 真的覺得不是買房考量的主要因素,但就是太多家長太在意,今天的教育系統才很難解
建商風評與品質 : 也要認真打聽建商的風評,令人放心的建商完全不用操心就只等交屋,都不用去監督...

自從住了園道宅,每天順著綠園道走路去搭公車,一早就帶個輕鬆愉悅的好心情開始一天的生活,也比開車時多了運動的機會,也省了不少油錢...


希望沒再打錯字了@@
快樂的首購族
小布585858 wrote :不然來台學的回中國也不太有用吧?這又是怎樣的句子 =>
各大學開放給陸生就讀的科系不如大家想像的廣,在台灣就讀中文系,是要回中國教繁體字嗎?
遇過陸生的父親,深深期許小孩能在台灣工作/結婚,但目的是想買房子,因為中國前三大知名大學附近的中古學區屋每平米要價人民幣4萬元起(每坪約當台幣60多萬),綠城建設最新開價是每平米7萬人民幣,但70年後甚麼都不是真要拆遷,頂多領些補償金,或發放郊區之房產,到時也更買不起市區


應要買間好宅善待自己和家人?好宅又是啥?=>

最好是面園道或公園
生活機能 : 日常生活總不能每天都要開車外出吧,汽油現在很貴的
交通 : 大眾交通系統方便的話,真的也能省下不少油錢,尤其台中現在很多機車族和開車族都改乘8公里
免費公車響應環保與對抗油電雙漲的新政策,對上班族而言,上下班油錢和停車位一個月也能省
個5000元
好鄰居 : 遠親不如近鄰,有錢人當鄰居不一定是真鄰居,還有社區的凝聚力,這樣才能營造好的氛圍,自然
會有好的管委會
通風 : 通風好,而不會總承受別家冷氣排出的熱氣,逼得自己也得開冷氣,現在電費漲得更兇
自住買房者若能多走訪幾個園道,真的能感受吹到的風涼爽程度,是真的和大馬路與巷弄有很大
的落差,雖然比較貴,長期下來冷氣錢應該省更多
採光 : 節能宅(陽台採玻璃透光進客廳),應也可節省電燈費吧
動距 : 棟距越大,通風越好
隱私 : 若和對面陽台或工作陽台過近,每天得拉上窗簾過日子,再貴的房子也住得很不自在
學區 : 真的覺得不是買房考量的主要因素,但就是太多家長太在意,今天的教育系統才很難解
建商風評與品質 : 也要認真打聽建商的風評,令人放心的建商完全不用操心就只等交屋,都不用去監督...

自從住了園道宅,每天順著綠園道走路去搭公車,一早就帶個輕鬆愉悅的好心情開始一天的生活,也比開車時多了運動的機會,也省了不少油錢...


希望沒再打錯字了@@
快樂的首購族...(恕刪)




告訴大家事實是

台灣會更多錢進大陸唸書,工作包二奶跟掏空
@@ 不會吧~
大陸人想來台灣過日子,台灣人想去大陸過日子
大陸物價高漲,已經不比台灣便宜了,市井小民在大陸過日子很辛苦滴
小布585858 wrote:
台中現在很多機車族和開車族都改乘8公里
免費公車


大家都說台中捷運以後營運會虧損倒閉
現在用免費公車是在培養搭捷運的人口
以後大家會習慣搭公車轉捷運
房產、土地可以傳家的,
台灣就這麼點大,土地、房產超跌的話很多人會出手收藏的
對有錢人來説,錢放在銀行跟放在房產上,沒什麼差別
少子化代表失業率降低,公司找不到勞動力,自然得提高薪資
或許少子化能終結22k也説不定,況且等少子化真正發酵還要10年以上


台灣房價要跌了

要文字護盤卻連大陸都扯進來,扯太遠了,太扯了

真是沒有說服力

要護盤也要說些實際點的內容吧

不可思議的巧合......人口紅利的啟示......

台灣史上一共有二波年出生人口超過40萬人......
第一次是民國44~55年,第二次是民國65~71年......

真的好巧,加上30後,剛好就等於台灣二次房市大漲......

第一次是民國74~81年......(79年台北到頂,81年中南部到頂)
第二次是民國95~101年......(99年台北到頂,101年中南部到頂)

sasasa wrote:
房產、土地可以傳家的...(恕刪)


當然可以傳家啊~

所以我才說

只生一個小孩的狀況

這個小孩沒其它兄弟姐妹會跟他搶財產

至於那些不婚族,或過了40娶不了跟嫁不出去的

這些人的土地房產財產傳給誰?

有錢人當然可以盡量買房買地

只是當土地跟房子失去使用跟居住價值

租不出去,也無法賣出好價錢的時後

每年要繳的稅金大過於房產土地所能帶來的收益時

買來養地,可能每年會越養越賠


聽很多老一輩的人說,60年多前(一甲子)

那時後因為人口少,很多土地不值錢

為什麼不值錢,因為沒人想養一塊地在那邊繳稅金

誰知後來土地房產一路被炒起來

簡單來說

人口多的地方,越是繁榮的地方

房屋跟土地,越有價值

鳥不生蛋的地方,土地會有價值???

所以人口跟土地價值有絕對的影響關係

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大家現在看不到,所以無法感受那種威力

但是如我前面說的,這一批批少子化的人口在未來

不只影整個人口結構跟總數,影想國家繁榮跟生產力

經過一批批繼承潮之後,土地價值將會歸從前的基本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