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市場因為不動產本身的特性與不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蒐尋及諮詢成本、協商及決策成本或監督及執行成本都相當高,目前多委由專業分工(地政士、不動產經紀業者,如東森、永慶、信義)方式,取代由交易雙方直接交易。而目前台灣地區之不動產產在進行交易前,幾乎很少因為考量直接監督及執行交易成本,然而,就蒐尋及諮詢成本、協商及決策成本仍然相當高,且多年未改此一情況,探究其因係為交易資訊過於封閉,致使不動產市場蒐尋及諮詢相關資訊相當困難,故一般人無法從公開市場中取得值得信賴的資訊,包含成交價格、成交租金、銷售期、裝修成本、不動產設備資訊、住戶結構等,造成進入市場交易雙方須透過親自訪查、人際關係、同時委任多組專業服務等方式,來取得必要資訊,作為其協商與決策的依據。按「實價登錄」的意義,在寄盼能提高不動產市場交易的透明度與效率。因為不動產與其他財貨商品最大的差異在於產品的異質性,我們不可能找到二個完全相同的不動產,縱使格局、設備、一模一樣,但所屬的空間位置也會有差異,所以價值也會有所差異,但區域相似的不動產其效用會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價格亦會互相牽引,透過不動產所在的「區段行情揭示」,能夠防止買賣雙方產生「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從經濟學觀點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假設買賣雙方具有完全資訊或是均等訊息,但在真實的經濟生活中,並不全然是如此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