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人說實價登錄後 接下來就是改革房屋稅制的好時機了

不切實際空有理想的人實在太多了
難怪我們的國家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了

人有兩隻腳,錢有四隻腳,投資環境差,資金就會外逃

大家都知道投資報酬率和風險的觀念並且都能說出一套自己的道理
怎麼就不曉得當這個環境稅重,法嚴,利潤低又風險高的時候,資金自然會外逃

當然啦,如果政府想的是"謄籠換鳥"的話,那也不是不行,但我們有配套的"築巢引鳳"措施嗎?
不然把鳥給趕了籠子給騰出來了卻引不到鳳凰來築巢卻來了堆烏鴉的話豈不是白搭?
資金外逃,
請請請逃吧,
別再撐盤假裝拼量了,
要逃就趕快逃,
別再弄題材出來喊了,
逃命為先吧

才加點稅增加持有成本就說環境轉差,
一堆金主想要逃走,
競爭力真是有夠讚的,
國家養這些弱咖還真辛苦,
難怪稅收都不夠用
小乖乖333 wrote:
資金外逃,
請請請逃吧,
別再撐盤假裝拼量了,
要逃就趕快逃,
別再弄題材出來喊了,
逃命為先吧

才加點稅增加持有成本就說環境轉差,
一堆金主想要逃走,
競爭力真是有夠讚的,
國家養這些弱咖還真辛苦,
難怪稅收都不夠用...(恕刪)


不用擔心啦,很多都已經開始布局了啦
該跑的時候你想留也留不住的
就怕到時候你想跑還跑不掉呢
再說了,有一半的稅都是你說的這些"弱咖"在交的呢
要是真的這些金主們一走,我看台灣就真的要變安哥拉了
你不會期待台灣靠一群18分的大學生就能撐起來吧?

cazando wrote:

不切實際空有理想的人實在太多了 難怪我們的國家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了


不知道1個認為只有房地產可以壓大錢的人對國家競爭力又能有什麼貢獻

自由自在的獵人 wrote:
不知道1個認為只有房...(恕刪)


如果有100億的游資進入房地產
有辦法界定他是要投資還是投機嗎??
現在就是兩者被綁再一起
為了打房把房地產交易的成本拉高
兩者一起被抬出場,房地產崩盤
結果大家都有便宜的房屋可以買??
多翻翻房地產崩盤後續效應的相關資料吧

Gullit168 wrote:



如果有100億...(恕刪)


錯就錯在不該讓這100億流入。

自由自在的獵人 wrote:
錯就錯在不該讓這10...(恕刪)


看到今天的報導

果然今天實價登錄才上路而己

馬上就有人建議要提高公告現值課稅.....哈哈哈,我真是神準喔
這塊課稅的大餅想也知道遲早要課的

http://tw.news.yahoo.com/財長-1年後評估實價課稅-213000802--finance.html

財政部回說不動產實價登錄今(1)日正式上路,面對財政健全小組委員紛紛建議進一步推動「實價課稅」,財政部長張盛和昨日指出,實價課稅的前提,需要不動產實價登錄制度的完善,「登錄的結果若出現虛報、漏報、短報的情況,政府是否有能力查緝?」
因此,財政部考慮建立查緝機制,等實價登錄制度上路後,先觀察1年,再進一步評估實價課稅的時機。

不過,張盛和也表示,實價登錄制度一旦上了軌道,也能真實反映土地的實價,地方政府就能藉此調整土地公告現值,大家認為公告現值和實價有一段差距,如果把公告現值拉到接近實價,也是另外一種實價課稅的依據。
=============================================================================

阿娘喂,從今天開始練查緝神功喔?
給它練一年神功不就練成精了

雖然我是自住客,不過我還是支持實價課稅
一兩年內會有很多投機客乩乩叫了,
舉例某些鄉下,
地50坪=150萬(地價稅繳1500元,自用剩300元),
60建坪新成屋=造價300萬(房屋稅6000元),
市價550-600萬

如果大都市是,
地8坪=1400萬(地價稅繳多少????)
60建坪新華廈=造價700.800萬(房屋稅是多少????),
市價3500萬-4500萬嗎????

市價可是得加上建商投資客所要的利潤的,
都市很好炒建商投資客才能賺很多哩,
地段率以前都常常要調(很累耶),
所以都市的稅收將大豐收,
這樣就可以拿出來補助全國各弱勢地區了,
均富公平正義又再度呈現在大夥眼前了

最好還是實價課稅還要累進喔,
土地和建物一同徵收完畢,
鄉下550-600萬,每年繳1萬,

大都市3500-4500萬,每年不可能只繳6-7.5萬吧,
繳個12-15萬我看差不多,

如果更喜歡自抬身價區域的,
漲到7500萬,每年不可能只繳12.5萬吧,
繳個40萬還差不多,
繼續往上抬價就會繳更多稅報效國家,
這樣人家才會認同上面社會階層的貢獻啦

市價20000萬的豪宅,每年不可能只繳33萬吧,
每年沒繳個200萬怎麼說的過去呢????

認真過日子 wrote:
財政部考慮建立查緝機制,等實價登錄制度上路後,先觀察1年,再進一步評估實價課稅的時機。
不過,張盛和也表示,實價登錄制度一旦上了軌道,也能真實反映土地的實價,地方政府就能藉此調整土地公告現值,大家認為公告現值和實價有一段差距,如果把公告現值拉到接近實價,也是另外一種實價課稅的依據。
...(恕刪)


早在預料中......
實價登錄順利推動了......
財政部長終於說實話了......
負債又缺錢的地方政府早就磨拳擦掌,還會客氣嗎?
只是簡單的調高公告地價和公告現值,就可增加稅收,那個笨蛋不會做?
台灣房市高點早就過去了,回不去了......
炒房族醒醒吧......

認真過日子 wrote:
看到今天的報導

果然今天實價登錄才上路而己

馬上就有人建議要提高公告現值課稅.....哈哈哈,我真是神準喔
這塊課稅的大餅想也知道遲早要課的

...(恕刪)


政府會選擇提高公告地價而不會走實價課稅
因為提高公告地價是溫水煮青蛙,造成的影響是緩慢的,大家比較無感
實價課稅只會使得大家為了避稅把房屋價格搞得一團亂而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